12.太上老君暗度陈仓,小猕猴偷师学艺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三人沿着河边向前走去,小猕猴紧随其后,他本来只是对老人心存感激,如今听了三人的对话,他好学心起,心想如果能学得无离无知、和光同尘两大心法,他定能手刃牛魔王为父亲母亲、为整个猿族复仇雪恨。

  一个童子回过神来,看到了小猕猴,说道:“师父,这只小猴一直跟着我们呢。”

  另一个童子说道:“师父,他不愿意离开我们呢。”

  老者说道:“既然缘分未尽,那就跟我们去吧。”

  小猕猴高兴地在地上打两个滚,又站起身来,两个童子咯咯直笑。小猕猴开心极了,跑到三人面前蹦蹦跳跳做起了开路先锋,跑的太远了,就又跑回来,在三人面前抓耳挠腮。路旁两株桃树,树端结着大桃子,小猕猴噌噌噌窜上树去,采了两个又红又大的桃子递给老者,老者说道:“这猴子知恩图报,比一般的神仙却是强得多了。”

  小猕猴又窜上树去,给两个童子也分别摘了两个桃子,看着三人吃得汁水四溢,小猕猴开心极了。

  三人沿着一条羊肠小道向山顶走去,在半山腰处结了两间茅屋,老者说道:“这就是我们住的地方了,喜欢吗?”

  小猕猴高兴地又在地上打起滚来,然后向一间茅屋走去,一个童子叫道:“别去,那是师父的房间,我们住这一间。”

  师父的房间有什么不同吗?小猕猴调皮地站在师父茅屋门口,身子贴着门框,调皮地看着老者和两个童子,右腿抬起来,缓缓地伸进屋内,脚尖在屋里一点,立即收了回来,然后朝两个童子做了个鬼脸,几步就窜到了另一间茅屋里。

  老者哈哈大笑:“这个猴头!”

  自此之后,小猕猴就跟三人在这两间茅屋住了下来,他每天到山野里给三人采各种野果吃,说也奇怪,除了他采来的野果,三人没再吃过别的东西。小猕猴奇怪:“如果没有我,难道他们什么都不吃吗?”

  老者每天都跟两个童子谈经说道,指点童子如何修炼两大心法。老者缓缓念道:“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童子挠头道:“师父,什么是营魄抱一?”

  “营为先天之气,为灵之本;魄为后天之气,为魂之本。婴儿宜静怕惊,即因魂不全。修炼此无离无知心法,就在于使灵与魂合二为一。灵魂合,则正气聚,正气聚则法身成,法身成则四荒八极无所不至。”

  “专气致柔又是何意?”

  “专气致柔则是气沉丹田,待腹部真气充盈,自然下冲会阴,逆督脉而上,顺任脉而下,进而打通四肢八脉及周身穴位,完成大周天循环。涤除玄览则是要置身大道之境,体悟宇宙洪荒之力。”

  “师父,如何置身大道之境?我每次越努力越是找不到大道之境。”

  老者叹气道:“你这顽徒,何时才能开窍啊?大道之境何须去找,就在你心中啊。”

  童子一脸茫然,老者说道:“罢罢罢,不需执着,你还是好好玩耍去吧。”

  童子羞红了脸,默默地告退了。小猕猴却听得津津有味,老者的每一句话都如甘汁玉露浸润到他的心里,在他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神秘的画卷,那是他从未见过的景致!在此之前,他的眼里只有花果山,只有东胜神洲,在此之后,他的心中装下了整个宇宙。

  只听另一个童子问道:“师父,和光同尘心法的要点又在何处?”

  老者缓缓诵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童子问道:“何谓玄同?”
果吃,说也奇怪,除了他采来的野果,三人没再吃过别的东西。小猕猴奇怪:“如果没有我,难道他们什么都不吃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