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长度单位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且,刘宝也想尝试着换一下燃料。暂时没找到煤矿,焦炭也不指望了,但是木炭总还是可行的吧?以前看那个澳洲小哥的视频时,他也知道了怎么进行简易的烧炭。

  不说木炭燃烧的温度更高,烧出的陶器质量更好。就算按照产生的烟雾来说,这应该也更靠谱一些吧?所以再次尝试烧制黑陶之前,他还打算先烧点木炭出来。

  但是怎么说这也是以后的事情了。先记住这个点子,等到做完了围墙,有时间的时候再去考虑。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刘宝又是第一个起床来。刷夜洗脸之后再运动一番,回到洞穴里,族人们这才三三两两的起身开始活动。吃过早饭,没说的,这就开始干活吧。

  除了集体捕鱼之外,族人们还没有进行过这么“大规模”的活动。所以暂时都有点茫然,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而作为部落的大巫,刘宝早已考虑过这一点,这就开始安排任务了。

  首先还是分组。男人们都出去伐木去,女人则负责将伐倒的树木拖运回来,并且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按照部落现在的工作效率,刘宝估计单单这一项工作就要进行好几天的时间。

  只是虽然想的很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碰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刘宝现在就发现了一个他一直忽略的事情,就是度量衡问题。

  让族人们出去伐木,总要先告诉大家选择木材的标准不是?选哪些品种?要多粗的?多长的木头?单单靠手比划,大家转眼就忘记了。

  难道让刘宝跟大家去说,选择直径至少十公分的,长度四米五到五米的原木就行?族人们也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啊?

  无奈之下,刘宝只能选择先做出几个参照物来。记得越野车上似乎有一把卷尺来着?可是当初就没有带过来啊,现在可抓瞎了。

  不管了,反正这些度量衡也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据说英制长度单位“码”的定义就是“英王享利一世将其手臂向前平伸,以其鼻尖到手指的距离”;“英尺”是英王查理大帝的脚长;“英寸”是英王埃德加拇指关节的长度。

  后来总算进步了一点,“英尺”又定义为“百穗之中间部分取大多36粒头尾连接排列之长度。十六世纪的时候,德国人给“英尺”的定义为:“星期日立于教堂门首,礼拜完毕后,令走出教堂之十六个男人,高矮不拘、随遇而定,各出左足前后相接取其长度的十六分之一。”

  瞧,现在看起来这些长度定义也是够搞笑的。不过刘宝觉得在自己穿越的这个时代,能想出长度单位来就算是某种“了不起”的进步了吧?所以他干脆重起炉灶,自己创造一个长度单位的系统出来。

  当然,说是创造,其实还是现代社会的那一套。也不为什么,就因为自己之前接触了二十多年,早已习惯了而已。不然怎么说习惯成自然呢?

  那么现在没有卷尺,刘宝又怎么弄出参照物来呢?这个就没办法了,只能取一个接近的大概的数据而已。

  摊开手掌压在地上,从拇指指尖到中指之间的距离,池城叫“一扎”。这个数据刘宝是知道的,他自己的“一扎”是22厘米左右。

  然后他自己的小指宽度大约在一厘米,有了这两个基本的数据就好办了。选几根笔直的草杆,按照“一扎”的长度进行截取,选出长度最相近的两三根草杆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