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感应篇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玄元道长经常早起早课,早就洗漱好了。张去尘大呼小叫地喊师父品尝自已的得意之作!

  早餐之时,师父提起崆峒山玄真道长打电话相邀,一个月后,在崆峒山铁剑观有一个小型易物会,请鸿钧观道长参加。

  鸿钧观虽然是世俗门观,但素来不受居士香客香火钱,不接世俗馈赠!行医济世,只取药值,贫寒之家,分文不取,自力更生,超然权贵之外,玄元道长身兼华夏宗教协会名誉顾问,每年也有些薪资。偶有权贵及古武中人求取丹丸,也能收获些资源。完全能自给自足,特别是鸿钧观的“破障丹”。在各门各隐世家族中口碑甚好,难有相媲美者!

  中午时分,大师兄去凡与二师兄去相联袜上山来,想必师父通知前来商议,张去尘忙与二位师兄行礼,二师兄笑嘻嘻地与张去尘握了握手,听说托张去尘买的特殊材料到了,很是高兴,忙道了谢。同来的还有一个中年人,约三十岁上下,刚才背着两大包中药上来。大师兄扯过来让他给张去尘行礼,“这是你小师叔张去尘,是你师祖的关门弟子.现在还在上大学。”

  那汉子忙要跪下叩头,张去尘急忙扶住,忙道:“莫要讲古礼,都现代人了,随意就好!”

  那汉子只好弯腰拱手行个常礼罢了,二师兄说:“这是大师兄在常平县收的弟子,叫李志明,家里种药材的。”

  两位师兄早年也收了几个俗家弟子,一般不带入观中,张去尘读书在外,又加上他们没有师命不敢随便上山,所以张去尘认识的不多,止认得大师兄大弟子鲁彦和二师兄大弟子刘季,他二人入门比张去尘早得多了,听说如今自已都收了弟子了。其它的都没见过。大师兄共有三个弟子,除了济东市鲁彦和这个陈安全,还有位叫李志明的二弟子,二师兄也收了两个弟子,除了大弟子荊县刘季,还有个蔡成的。那二人都是只闻其名。

  大师兄年近六旬,中医技术精深,《归元心法》”也练到了先天中期,二师兄五十出头,书法界大有声名,符箓之术颇为神妙,《归元心法》也修至先天中期。三师兄四十六岁,功夫最深!因当心无旁骛,反比两位师兄先进入了先天后期。因鸿钧观门人弟子凋零,所以俗家弟子也自称鸿钧观一脉,玄元道长也不以为意,默许认之。只是告诫弟子,警示门徒不得为非作歹!恃武而凌弱!

  大家一齐去内厅拜见了玄元道长,最后决定大师兄走一趟崆峒山。并决定了带去一定数量的符箓丹丸和要交换的名贵药材及材料。大师兄听说张去尘暑假无事,邀请他一起去崆峒山去见识见识!张去尘本来新修帛书上的心法,正是心酣之时,不过想到是一个月之后,如今交通方便,也担误不了多少时间,就答应了。

  因为两位师兄都太久未回观中,相约就多住两日陪陪师父,大家吃过晚饭,都在内厅陪着师父闲话。张去尘悄悄扯了扯二师兄衣袖,便转身向自己房中走去,二师兄会意,忙跟了过来。

  张去尘点亮蜡烛,从怀里取出早已从玉匣上揭下来的黄色符箓说:“二师兄,您见多识广,且看看这是什么符?”

  二师兄去相接过黄符,在烛光下一望,“啊呀!这可能是修真门派的灵符呢!小师弟哪里得来的?”

  张去尘早有计算,随口道:“是从一个古懂地摊上得来的,当时觉得这纸张与师兄所用不同,又感觉上面禁固着什么,花了一万便买下了!”

  “小师弟有眼光啊!我们所书画的符箓只能算是凡符,略有些驱邪辟恶,调合阴阳的功效,然这符箓笔划之间灵动盎然,阵法严森,这可是仙家手迹啊!好东西!”

  张去尘笑道:“再好的东西,砸我手里也白瞎,送与二师兄才是物当其用!”

  二师兄忙道:“不不,这东西价值连城,我怎么能厚颜相受,这样吧,小师弟就当借我研究临摩一时,等我有所收获就还给师弟。”

  张去尘笑笑说:“师兄哪来这许多讲究,一张破纸而已,难不成还过于师兄弟情分!”

  二师兄也不再推辞,从怀中取出一本古册,递给张去尘。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