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真相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研究了一会儿攻略,徐鹏再次好奇地打开“来这儿吧”的APP。

  自己的游记没什么好看的,二胖秉承清风山游记的风格,看似“之乎者也”,其实狗屁不通。

  不过这样的表述方式似乎很受欢迎,一堆粉丝在游记下留言。

  网友A说:兄台高才,不愧为徐霞客!

  网友B显然是一位考据党,竟引经据典,盛赞起二胖的大作,声称徐霞客的游记其实没什么看头。

  比如游皇山日记,“初二日,自白岳下山,十里,循麓而西,抵南溪桥。渡大溪,循别溪,依山北行。十里,两山峭逼如门,溪为之束。越而下,平畴颇广。二十里,为猪坑。由小路登虎岭,路甚峻。十里,至岭。五里,越其麓……”

  通篇流水账,没重点,没爽点。

  网友C深以为然,把游记和“徐霞客”这个马甲,上升到今人胜过古人的历史高度。

  一帮不学无术的家伙,居然瞧不起先贤!

  网友D看不下去,先把刚才那篇游记翻译成白话文,精心润色,文字优美,然后列举唐宋八大家写的游记,得出一个今人不如古人的结论。最后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今人写出的游记,不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方面都远逊古人?

  网友E觉得很搞笑,把上面几位全部艾特了一下,留言:各位大才,认真你就输了,这只是一篇穷游逃票攻略,喜欢就看,不喜欢不看,又不是搞学术研究!

  网友D无疑是个喜欢较真的人,先来了一句“理不辩不明,事不析不清”,完了分析起他给别人提出的疑问。

  必须承认,这位确实有水平,分析得非常有道理。

  他说是今人弱智?不是。

  是今人功力不足?也不是!

  那么,今人为什么写不出好的游记,其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他认为,今人之所以写不出好的游记,很大程度上是由今人的旅行方式决定的。今人生活节奏快,没时间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读。试将古人与今人的旅行方式一比较,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

  古人骑驴或骑马,过程是长路漫漫。

  古人坐木船,过程是时间相当充裕。

  古人步行,过程是与社会亲密接触。

  反观今人,坐车,过程是一日千里。乘轮船,过程是朝发夕至。坐飞机,过程是与自然隔绝。

  综上所述,古人有的是大把的时间,可以在路上体验、构思、想象、润色。今人走在路上,心中想的却是:今晚住哪儿,今天用什么填肚子。试想,一个想着中午吃什么,晚上住在哪里的游客,哪里还有心思去构思好的文章?

  最后赋诗一首:脚步匆匆节奏快,一日行走万里外。走马观得化形好,无缘香气谁人怪?

  果然好文采,不过装逼会遭雷劈!

  他虽然不至于遭雷劈,但在这里无疑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人物。

  接下来的几十页留言,没人再艾特他。可能发现自说自话没意思,从第三页开始人,坐车,过程是一日千里。乘轮船,过程是朝发夕至。坐飞机,过程是与自然隔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