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崇祯之怒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吴三桂虽有关宁铁骑,号称精锐,但只有数万之众,远非闯贼对手。他如今闻知流贼已经包围北京,必然停留在山海关与永平之间观望徘徊,不敢冒险前来。奴才听宋献策说,京师臣民盼望吴三桂的救兵只是望梅止渴。奴才又听到贼中纷纷传说……”太监杜勋不敢直然说出,心惊胆战,咽下一口唾沫。

  崇祯皇帝朱由检脸色大变,心中狂跳,怒目望着壮勋,厉声喝道:“什么传说!不要吞吞吐吐,快快奏明!”

  “请恕奴才死罪,奴才方敢直说。”

  “你说吧,快说实话!”

  “贼中传说,宋献策在来京的路上卜了一卦,如今看来是有点儿应验了。”

  “他卜的卦怎么说?怎么应验了?”

  “奴才听到贼军老营中纷纷传说,宋献策在居庸关来北京的路上卜了一卦,卦上说,倘若十八日有微雨,十九日必定破城。倘若十八日是晴天,破城得稍迟数日。今日巳时左右,曾有微雨,奴才暗中心惊,不觉望着城中悲叹。”

  崇祯皇帝朱由检浑身打颤,拍案怒骂:“胡说!你是我家家奴,敢替逆贼做说客么?敢以此话来恐吓朕么?该死!该死的畜生!”

  太监杜勋深知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秉性暴躁,有时十分残酷,对大臣毫不容情,说杀就杀,说廷杖就廷杖,所以他见崇祯皇帝朱由检动怒,吓得浑身打战,以头碰地,连说:

  “奴才死罪!奴才死罪!”

  崇祯皇帝朱由检忽然问道:“李贼叫你进宫来到底有何话说?”

  太监杜勋横下心向崇祯皇帝朱由检奏道:“李自成进犯京城,但他同皇上无仇……”

  “胡说,朕是万民之主,他是杀戮百姓的逆贼,何谓无仇!”

  “以奴才所知,李贼直至今天还是尊敬皇上,不说皇上一句坏话。他知道皇上也是圣君,国事都坏在朝廷上群臣不好,误了皇上,误了国家。倘若群臣得力,皇上不失为英明之主。李自成离开西安时,曾发布一张布告,沿路张贴,疆臣们和兵部一定奏报了皇上,那布告中就说得十分明白,皇上为何不信?”

  李自成的北伐布告也就是檄文,虽然崇祯皇帝朱由检曾经见到,但是看了头两句就十分暴怒,立即投到地上,用脚乱踏,随即被乾清宫的太监拾起来,拿出去烧成灰烬,以后通政使衙门收到这一类能够触动“上怒”的文书再也不敢送进宫了。现在经太监杜勋一提醒,他马上问道:

  “逆贼的布告中怎么说?”

  “恳皇爷恕奴才死罪,奴才才敢实奏。”

  “你只实奏,决不罪你!”

  太监杜勋的文化修养本来很低,李自成的“北伐檄文”中有一句典故他不懂,也记不清楚,只好随口胡诌,但有些话大致不差:

  “奴才记不很准,只记得有几句好像是这样写的:‘君甚英明,孤立而蒙蔽很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还有许多话,奴才记不清了。皇爷,连李自成的文告也称颂陛下英明,说陛下常受臣下蒙蔽,政事腐败都因为臣下不好。”

  ”。

  崇祯皇帝朱由检望着太监杜勋,沉默不语,一面想着李自成写在文告中的这几句话仍然称颂他为英明之君的真正含义,一面生出了一些渺茫的幻想。过了片刻,他又向太监杜勋问道:

  “杜勋,看来逆贼李自成虽然罪恶滔天,但良心尚未全泯。他叫你进宫见朕,究竟是何意思?”

  太监杜勋抓住机会说道:“李自成因知朝政都是被文武群臣坏了,皇上并无失德,所以二十万大军将北京团团围住,不忍心马上攻城,不肯使北京城中玉石俱焚……”

  崇祯皇帝朱由检似乎猛然醒悟,问道:“他要‘清君侧’么?岂有此理!”

  “皇爷,请恕奴才直言。他不是要‘清君侧’,是要,是要……”

  “是要什么?快说!”

  “奴才万死,实不敢说出口来。”

  “快说!快说!一字不许隐瞒!”

  太监杜勋连叩两个头,十分惶恐,冒着杀身之祸,吞吞吐吐地说道:

  “皇爷天纵英明,烛照一切,奴才照实把李、李、李自成的大逆不道的……,那布告中就说得十分明白,皇上为何不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