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使者访朝鲜国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徐梁姑且不论,反正内阁诸臣是没一个能拉下脸的。我们大明可是天朝上国,跟我们的小弟去要一块地,这也太丢人了。

  但是有非常想要。

  最好是让朝鲜人自己提出来割江华岛给天朝驻兵。

  典型的要走坏事,还要留好名声的心态。

  李倧之死正是个好机会,昭显世子一案正是个好由头。

  新王要想顺利拿到明朝的册封,最好能够识相地按照大明的意思行事。

  更何况这也是为了朝鲜好。

  徐梁之前拿到魏鹰的题本十分高兴,差点当即就要内阁拟本,让朝鲜割让江华岛。结果内阁六位阁臣无人同意,只好搁置下来。

  徐梁当时还觉得大明的士大夫实在缺乏开拓精神,让人收罗朝鲜的经济情报,准备再银弹,打通内阁。谁知李倧一死,内阁的面目便暴露出来。之前哪里是不肯开拓?分明就是死要面子!

  “可。”徐梁赞同了内阁意见,朱笔批示,回内阁执行。

  李邦华对李倧也颇有好感,听到他薨殁的消息并不愉快,但国家之间没有半分私情可言,哪怕他与李倧是生死之交,在公事层面上,他也得把握机会,趁着李倧尸骨未寒去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无论行事如何变通,道义的外衣是绝对不能脱去的。

  六月,打着大明鸿胪寺牌号的封舟从天津港启航,载着面色难看的朝鲜使者走水路前往汉阳。这不仅仅代表着大明对于海路的重视渐渐过了陆路,同时也是为大明水师进驻江华岛提供最新的水文、气象资料。

  封舟船长十五丈,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二十三舱,前后竖五根大桅,长七丈二尺,围六尺五寸。只要装上火炮,配足水手,就是一艘横行海上的主力战舰。

  朝鲜还没有谋求到在大明常驻使节,开设使馆的殊荣,反倒先等来了大明前来问罪的天使。

  在原历史剧本中,李倧死后八日,李淏就在朝鲜即位了,然而现在大明突然翻脸,让他连“权署国事”这个过渡称号都不敢用。

  “先生,求先生想个法子出来!”凤林大君李淏跪坐在席上,朝自己的守役宋时烈行了大礼。

  宋时烈是朝鲜大儒,死后被列为东国十八贤,换言之是整个朝鲜历史上排名前十八的人物。他早年在大儒金长生父子门下学习儒学,二十七岁中状元,两年后成为了李淏的老师。如今眼看学生要登上王位,却横插出昭显世子一事,这让他也颇为为难。

  说到底他只是儒学大家,充其量玩玩朝鲜国内的党争和内斗,对于国际关系方面却只有单调的事大思想——效忠大明。

  “陛下莫慌。”宋时烈个人修养终究是摆在那里的,此时淡定从容,一句话就安定了凤林大君的激动。

  “可以先召见陪同天使而来的朝鲜使臣,看看他们有没有在同行中透露出什么消息。”宋时烈道。

  李淏恍然大悟,道:“对对对,是应该先探探明朝的意思。”他当下下令,要随同明使的朝鲜官员觐见。

  朝鲜国王在朝鲜还算颇有威信,得到命令的官员不敢耽搁,连夜入了景福宫思政殿,面陈大明见闻。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