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江佑迁的发家之路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五万两的确有点贵!不过这不算什么,总之只要对恒儿习武有用的,哪怕是百万两纹银,我江佑迁眉头也不带眨的!”

  江佑迁放下鸡腿很是豪迈的说道。

  的确江佑迁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商道奇才!

  本身只是一个穷苦人家出身,江恒的大父是在地里刨食吃的,送江佑迁去镇里的当铺当了一年的伙计。

  江佑迁从小就有对商道方面异常敏锐的直觉,他敏锐的发现苍州府的绸子和扬州府的绸子价格相差四至五倍,这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是暴利!

  江佑迁开始省吃俭用在铺子里干活,同时利用在镇子里迅速建立起来的人脉帮乡里乡亲介绍工作,几年下来赚取了一笔不菲的中介费,之后利用这些积蓄辞掉了当铺里的伙计,开始雇佣几辆马车和几个同乡的伙计。

  随后用了一两月的时间从扬州运回了好几车上好的绸子,把当时那些年攒下来的所有积蓄全都花光了。回到家当时还差点没把大父气的昏死过去,直骂他败家,把老婆本全都给花了个精光,这要是赔了岂不是成了这十里八乡的笑话。

  事实证明老爹江佑迁的是对的,这一次几乎将江佑迁的身家翻了好几番,因为运回来的都是上好的绸子,几乎短时间内江佑迁就在当时集镇上就开了一家自己的绸缎铺子,赚了个盆满钵满。

  之后就更不用说了,江佑迁的人生至此就好像开了挂一样,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苍州有名的绸缎商人,与扬州好几家纺织作坊签订了契约。不过几年后江佑迁又觉得其中还有的牟利,因为他发现扬州那边的养蚕户卖给作坊的丝线十分廉价。

  于是他就发了狠,直接花了重金和当地的县尊打好了关系,同时又迅速在扬州养蚕十分盛行的地方建立起了纺织作坊,同时开始自己略比其他作坊稍高的价格从那些养蚕户手中大肆收购上等的蚕丝。

  当然完成苍州丝绸大亨的成就没多久,江佑迁又觉得这样赚钱还是太慢了。因为他发现还有比这个更加暴利的,而且成本极低。

  那就是私盐!于是江佑迁一不做二不休,开始将大半的资产开始往私盐上倾斜。私盐其实成本并不高,但需要打点的钱需要很多,比如海州的盐辑司就是专门管理大燕盐政的,贩卖私盐可是重罪,一旦被发现,那可是要砍头的。

  所以这上下打点就花了江佑迁大笔的银子,不过事后获得的回报也十分丰厚,不过比起那些真正的私盐巨鳄,还是差了好几个档次。

  毕竟江家说得好听是豪富之家,说得不好听就是暴发户,朝中没人,这其中所需打点的花销就大了去了,这一来二回的,真正的利润也就少了。

  所以目前江佑迁的私盐生意虽然也赚钱,但表面上江佑迁还是以苍州的丝绸生意为主。

  江家目前的资产,不说多了,百万两纹银勉强还是有的,能够直接周转的少说也有六七十万两。

  所以江佑迁说眉头都不带皱的,还真不是在开玩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