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绣花枕头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有陆晓晓和二姐她们在,程灵慧很放心的把老小扔在雅间,自己跑去帮五叔支老杆,帮老菜挂灯。

  斗花灯的主场地在文庙前面,斗老杆的地方在文庙后面的空地上,近邻着跑马泉。这是有用意的。老杆毕竟是炮竹烟花之类的火器。万一失火,近邻着泉水好灭火。

  开州府连胜两场,士气高涨。人家又是地头蛇,早早占了有力的地方。

  五叔也不着急,让人把他的老杆往起一竖。程灵慧顿时就乐了。五叔这老杆,足足比别人家的高出一丈来。在近前看看不出什么,要是远远的看,就跟鹤立鸡群似得。就算位置不好也非常醒目。

  再看别人的老杆,不外乎是缠满鞭炮,挂满了烟花。五叔这个老杆却不一样。上面并不见有多少炮竹,每一根枝杈上都挂着二尺见方的纸糊的箱子。红红绿绿的倒也好看。

  别人不知道,程灵慧打小儿就跟着五叔做炮仗,一看就明白了,五叔这是把压箱底的本事都使出来了。

  所谓老杆,就是竖一根高竿,跟桅杆差不多。上面绑上横枝。横枝上缠鞭炮,串烟花。斗老杆,斗得就是谁家的鞭炮响亮,谁家的烟花出彩。

  做鞭炮和烟花,必不可少的用到黄泥。鞭炮和烟花的数量越多,重量越大。老杆就不容易竖稳。所以,越是烟花多的老杆,越是矮。一般一丈二三的样子。

  五叔这老杆足有两丈多高,可见他的杆子承载的重量没有人家的多。照理,重量轻就说明老杆上的东西少。但是,五叔这老杆上烟花、炮仗虽然少,内容可是一点儿不少。

  这种老杆有个名头——彩杆。在沙溪县,会扎彩杆的人可是不多。往年斗老杆,五叔随便扎扎都没输过。眼前这老杆一看就是五叔下了功夫的,必然也错不了。

  可别人不那么认为,凑在老杆下面叽叽喳喳,议论个没完。

  五叔也不理他们,自己找个太阳地儿,一边抽旱烟,一边儿晒太阳。

  程灵慧一看,五叔这是成竹在胸啊。也就放心的往老菜那边去了。

  老菜这边可就比五叔这里气氛紧张的多。

  这九重莲华琉璃灯分成好多部件,装在八口箱子里。单是一个莲花盏拿出来,已经够人惊叹了,要是整个灯就这么露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可是不妙的很。

  也就是常家人多势众,派了好多人把守。要不然,就凭老蔡一人,说不定灯还没挂呢,那些部件就被人当街抢走了。

  尽管这样,常家哥仨和程灵慧也不敢掉以轻心。常家三兄弟亲自坐镇。用几匹红布把挂灯的现场全部遮盖起来。严谨闲杂人等接近。

  谁知,他们这边那么谨慎。开州府那边更甚。也不知他们到底弄了什么宝贝来。也都用红布或者红绸遮盖着。派了许多人看守,也不许闲杂人等靠近。不用说,这是单等到了晚上,给常家这边来个出其不意呢。

  这么一来,常家这边兴师动众的倒并不显得突兀了。

  元宵灯会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文庙周边买卖铺户和叫买叫卖的小商贩。如此盛会,自那年大灾之后可是好几年不见了。即便是白天,可那些唱戏的,做杂耍的应有尽有。

  也不知多少富贵人家早早就把文庙前的客栈,茶楼,酒肆全定了出去。要不是大奶奶娘家的势力大,状元楼绝对轮不到程灵慧她们家。即便如此,大奶奶也只订到了两间雅间。

  虽然还是白天,可许多人都已经迫不及待的走出家门。那酒肆中有会文的书生,茶楼里有谈天的耄耋,至于那些窗扉半掩之后,到底有多少闺阁女儿,大家闺秀就不得而知了。

  程灵慧看暂时没什么事情,就走到街边的小摊子上,想买些朱传香粉之类的小物件,好送家里那些女娘们。如今开州府,不认识她和常继文两口子的人可是少之又少。摊主是个有些年纪的大嫂。看见她跟看见了财神爷似得。殷勤的给她推荐各种小物件。

  程灵慧正在挑着,忽听一人道  这么一来,常家这边兴师动众的倒并不显得突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