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大结局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新皇登基,无疑是要经过繁杂而漫长的程序。即便是身强体健如曹昂,一天下来也被折腾的疲惫不堪。

  他踱着步子,回到华贵而空旷的寝殿。內监为他点上满屋的灯火,昏黄的灯光照着他的脸庞忽明忽暗。

  他想看看案台上的奏折,翻开却又觉着火光昏暗,突然回想起不久前在她所在的时空,黑夜中也能亮如白昼的白灯……

  “陛下。”內监看出曹昂的烦闷,立刻凑近,低声道,“奴才再为您点几盏灯吧。”

  “不必了。”曹昂按了按额头,吩咐道,“将郭祭酒的辞书拿过来。”

  “是。”內监应下离去,不久便恭敬递上一封信笺。

  “陛下请过目。”

  曹昂结过信笺,便立刻感觉到里间厚度——这是一封不短的辞书。

  他不假思索的撕开封口,扯出一沓纸张。

  最面上一张,或者说半张,就是郭嘉的辞书。

  寥寥数句,简单阐述了他操劳过度、身体欠佳,要辞官回家养老的情况。

  相较旁人辞书的八张十页,郭嘉这篇半面都没写到的可谓是敷衍之极。

  曹昂冷笑一下,将这一页甩开,丢在一边。

  再往下看,却是他回忆最深处,却又良久不见的隽秀字体。

  林珺留给他的信,有整整十二张,密密麻麻记满了他往后可能会遇见的问题和麻烦,详细的阐述了合理的解决办法以及相关原因。

  信中还为他分析了曹操旧部与现在朝臣的具体情况,指出老臣逐渐离去,新臣还需培养的事实,劝谏他要辨别忠奸,近贤臣、远小人,明察秋毫,不给企图捡漏洞的人任何机会。

  信的内容写的详细,曹昂却能轻易的从字里行间瞧出写信人的反复斟酌之意。

  他细细的抚摸着信纸,眼前仿佛出现一名素衫绾发女子,大大咧咧的坐在案台前,提笔落下却又抬起的场景。

  似是怕写的不够详尽,有所遗漏;又怕写的太过直白,扰了君臣关系,女子写写停停,不住蹙眉深思。

  曹昂闭上眼,苦笑着按了按额前,才终于将眼前女子的倩影赶走。

  他反复的读着林珺留给他的信,一遍又一遍,直至他觉着可以默写出来时,才止住了自己。

  他站起身,将郭嘉的辞书撕了个粉碎,丢在火里,又亲自取了一只小巧的金丝楠木锦盒,郑重的将林珺的信放入盒中。

  他合上盒盖,想了想又打开,从袖中取出了一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木制发簪。

  这多年来,这支发簪都在被他握在手中摩挲把玩,早已失了轮廓,光滑无比。

  那年在他为林珺安排的小院子里,那晚那月光下,他吻她的时候,偷偷顺走了她发丝上的这支发簪,她却完全不知情。

  那一晚仅仅是顺走了一支发簪,却感觉顺走了整个天下。

  如今,他得到了天下,这支发簪,也仅仅只成了一支发簪。

  曹昂将发簪压在信纸上,注视良久,才轻轻合了盒盖,又在他的皇位上,静坐至天明。

  ——

  郭嘉与林珺赶着马车,一路行到了荆州境地。二人带狗游山玩水,好不惬意。

  遇村庄则补给食物用品,遇郊野则干脆睡在马车中。

  荆州生态资源丰富,加之郡守治理得当,物资丰厚,国泰民安。即便郭、林二人现在手无缚鸡之力,也无需担心有劫匪强盗的问题。

  二人相中了农家一间依山傍水的小庄子,不做犹豫的购置下来。

  这是林珺第一次抛开一切杂念,毫无顾忌的开始崭新生活,所以对他们的小屋要求格外的高。

  她不仅三天两头去集市里采购必需品,如舒适的枕头、被褥等,还找木匠来,依照她的描述打了一套桌椅,甚至在院中摆了一架秋千。

  郭嘉对她琢磨的这些新奇事物闻所未闻,对比案台高上不少的桌椅喜爱有加,甚至那秋千也被他霸占了去。

 &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