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争论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怎么了?”石盛上看了看苏醒,又看向石蕊,“你对苏醒又有什么意见?”

  “你这话给我的感觉像是我无故针对事情一样。”石蕊有点无语,“他上课的时候还看课外书籍,原来没有分文理科的时候,次次月考拿第一,现在分到文科来,课本上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透,就向外扩展,将上课的时间也占用了,我说了他好几次他都当耳旁风,你也说一说。”

  “理科的知识大多数需要理解,文科的知识则需要记忆。”石盛说,“记忆是需要时间的,苏醒才刚转到文科班,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也算不错了,还有两年的时间,慢慢来,不急。”

  “怎么能不急,他原本成绩那么好,到了我班上成绩下降了这么多,别的老师会以为是我的教学方式有问题,将原本这么好的一个苗子糟蹋了。”石蕊急,“我也不是反对他看课外书籍,而是希望他能够在完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去进行拓展阅读。”

  “课本上面的知识我都已经看完了。”苏醒说,“就是为了加强记忆我才去拓展阅读,我觉得课本得知识丰满了,才会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苏醒的这个说法很好,人和人之间其实差距不大,除去那一些有天赋的人,他们能够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记忆力很强,大多数人想要记一个东西都得死记硬背才行。”石盛点头,“死记硬背的东西,如果没有很好的一个印象,过一段时间就会忘了,如此往复就,会造成一个死循环,前段时间刚背的东西过段时间忘了,后面再背诵又忘记。”

  “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样子,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总不可能说忘记了就不背诵,温故而知新,古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你们两个,一个是校长,一个是学校的尖子生,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吧,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担心背诵的知识忘记了就不去看。”石蕊说。

  一顿便饭,演变成学习方法的争论。

  “温故而知新是没错,但是如果有更好的方法,能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比方我们学的诗词,李白杜甫的这些诗人的作品,每一句如果只是死记硬背,直白的将它里面的意思翻译过来,并不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相反的,如果主动去了解李白杜甫的生平,知道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写下的这首诗,当时的历史背景大致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还有哪些家人,有哪些朋友,他们的政治抱负又是什么,人的形象就会丰富丰满起来,这样对我们这些读者而言,他这个人的作品自然也会印象深刻。”苏醒说,“如果能够看一看类似方面的电影,电视剧,就更完美。”

  “没错,就是这个样子,我很赞同苏醒的这个方法。”石盛点头,“苏醒能够用半学期的时间将高中三年课本全部过一遍,特别是语数外这三门的知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