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3章 人间风雨如晦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吴摇山开门见山道:“你要掌握莲花峰,对于玲珑洞天而言,当然利大于弊,只不过,这种事情,无非是财帛动人心而已……”

  说到这里,这位真正的神仙中人,既是嘲讽这位范夫人的市侩,也有自嘲,摇摇头,轻声说道:“仙家府邸,向来如此,不过如此啊。”

  他很快收敛思绪,转回正题,“虽然我们玲珑洞天已经答应合作,那我不管如何反对,已无意义。只不过你范玄鱼给出的本钱,以及‘篡位’之后许诺的分红,在我看来,实在有限。”

  范玄鱼笑了笑,不否认也不辩解。

  吴摇山好似记起一事,“我有些好奇,他怎么办?就这般沦为弃子?是不是到头来,指不定还要被你收回那佛门至宝?”

  不等范玄鱼说话,吴摇山叹了口气,眯眼道:“我与他好歹都是观音座客卿,岂不是让我物伤其类,倍感兔死狐悲?”

  范玄鱼依然笑意恬淡,“先生与他,云泥之别。”

  吴摇山凝视着这个妇人,许久没有说话。

  真是最毒妇人心。

  随即,他又有些怜悯,觉得眼前女子,其实可怜。

  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倒也无妨。可若是混着混着,心也不由己,就是真可怜了。

  吴摇山问道:“观音座空有天时地利之优,如今仍是难逃根基松动的困局,甚至还被三教中人,站在家门指手画脚,难道就没有人自省吗?”

  范玄鱼反问道:“这些话,先生难道不是应该跟师叔祖说吗?”

  吴摇山颇为无奈,自嘲道:“跟她说没用啊,就她那臭脾气,连听我的几句抱怨,她也不愿意。跟你范玄鱼说,毕竟你只能乖乖竖起耳朵,假装一字不漏地都听进去了。对吧?”

  范玄鱼笑着点头。“对。”

  吴摇山意兴阑珊,“茶就不喝了,最毒妇人心,这茶的滋味,可想而知。对待世上古籍珍本,藏家自古有品相一说。其实世人的人心,也有,故有人品之说。你范玄鱼,实在是……不说也罢,你好自为之吧。”

  被如此赤裸裸诋毁的妇人,依旧面带微笑,在吴摇山起身的时候,她同时站起来,待人接物滴水不漏,柔声道:“恭送先生。”

  吴摇山走到门槛那边,脚步不停一跨而过,说了句临别赠言,“不过,也许只有你这样的小人执掌大权,才有望观音座登顶吧。只可惜,那样的青峨山,也就处处面目可憎,人人不堪入目了。”

  范玄鱼轻声道:“难怪世人都说吴先生的书生意气,大隋无人出其左右。”

  吴摇山一边继续前行,一边拍了拍肚子,“一肚子牢骚罢了,牢骚太盛易肠断。”

  吴摇山很快离开酒楼,范玄鱼独自留在茶室,自饮自酌,神色自若。

  男人俯瞰女子,君子轻视小人,神仙看待蝼蚁。

  吴摇山对她范玄鱼,三种目光,三者皆有。

  她坦然受之。

  范玄鱼没来由多倒了一杯茶,自言自语道:“你大概已经猜测一点端倪,我莲花峰,非但没有助你成为赵吴这样的大神通客卿,反而借机汲取你的气运,使得紫金莲花朵朵绽放,你意识到不妙后,只好假借饕餮现世一事,试图离开青峨山,跳出棋盘,为自己寻觅一线生机。只是你仍是太小觑我们莲花峰的谋划了,在南瞻部洲,你在哪里不是深陷棋盘?凉州城?铁碑军镇?朱雀王朝?还是以后的西域?陈青牛,你逃不掉的。”

  范玄鱼叹了口气,最后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言语:“天网恢恢,大道无情,圣人对弈,袖有乾坤,指下山河,千年棋局。谁让你……是你呢?既然如此,你就认命吧。”

  妇人嘴角有笑意微微荡漾,如幽幽深潭的水草。

  ————

  吴摇山回到自己祖传的书铺,抬头看了眼匾额上“意气”二字,摇了摇头。

  帮忙打理书铺生意的少女小跑到他跟前,“之前跟随吴叔叔离去的两个年轻客人,方才送了几套品相极好的孤本书籍,说是原本就要送给咱们书铺的,只是先前忘了拿出来,于是便返回送书来了。我不敢收,太珍贵了,可是她们两人放下书就走,我拦也拦不住。哼,某人倒好,非但不帮忙拦阻,还劝我收下那些善本,真是钻钱眼里了,如此价值千金的书籍,吴叔叔不亲口答应,如何能擅自收下……”

  吴摇山柔声道:“你做得没错,是该拒绝的。不过话说回来,收下就收下好了,大不了以后再见面,我回礼便是。”

  少女欢快点头。

  他双手负后,望着书架上的孤本善本,感慨道:“你们啊,养在闺中人未识……”

  他突然喊住那位少女,“吴叔叔临时记起些事情,可能要马上离开京城,书铺的生意,恐怕还得你们俩照看着。”

  说到这里,他微微低头,双手合十,笑脸温暖。

  少女有些惊讶,也有些伤感,不过仍是笑道:“吴叔叔你放心吧。”

  吴摇山打趣道:“下次吴叔叔再带礼物回来,就给你找一位玉树临风的俊彦公子,如何?”

  少女满脸绯红,羞恼道:“吴叔叔!”

  她一顿脚,扭头就跑,“我去拿书箱。”

  吴摇山再次喊住她,“这次我空手出门,不背箱子了。”

  少女一脸惊讶。

  吴摇山解释道:“读书累,背书箱更累啊。所以这趟出门,就不给自己找罪受了。也坚决不随便买书,否则归途仍要吃苦。”

  少女笑道:“也对,吴叔叔本来就一肚子大学问了,哪里还需要再看书。”

  吴摇山无奈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这世道书的价格这么贵,实在读不起啊,就只能多走走了。”

  少女挥挥手,故作潇洒道:“吴叔叔,去吧去吧。”

  吴摇山笑着告辞,跨出门槛后,来到人头攒动的大街。

  他站在原地,想了想,轻轻踏出一步,一步之后,他就出现在了琉璃城大观书院的大门口。

  前后两条大街,无一人察觉到丝毫异样。

  大观书院位于琉璃城东面,闹中取静,且并不以建筑恢弘著称,若非悬挂着那块“大观”二字的匾额,恐怕不知情的外乡人,都不会相信,儒教七十二书院之一,竟是如此简陋。

  吴摇山略作停顿后,又一步跨出。

  大观书院的山长,一位貌不惊人却衣衫素洁的佝偻老儒,原本正在书楼顶楼找寻一本古籍,猛然挺直腰杆,转身望去。

  藏书楼这一整层的古老书籍,星星点点,飘起夏夜萤火虫一般的绚烂光彩,许多本书籍上,依稀浮现出正襟危坐读书的“尺余小人”,多青衫儒士模样,若是细看,就会发现那些都是名垂千史的儒家君子和圣人。

  认清楚远处的不速之客后,老人便开始骂人了,“主上年幼,宫闱之争,妇人专权,把持朝政,乌烟瘴气!”

  “若非你吴摇山多次横加掣肘,老夫早就将那两只祸国殃民的狐狸精,一掌拍死。大隋何至于沦落到今天这般田地,无数读书人,如同被朱雀武夫将刀架在脖子上,连寒窗苦读圣贤书,也成了奢望,你吴摇山,身为儒家弟子,非但不忠君报国,还匍匐在妇人的石榴裙下,为虎作伥!千秋盛业,岌岌可危!你吴摇山百死难辞其咎!”

  “你滚出去!我大观书院没有你这样的学生,稷穗学宫更没有你这样的读书人!”

  吴摇山苦笑道:“先生。”

  听到这个尊称后,老人愈发恼火,猛然一拂袖,书楼顶楼的所有“文采书气”都被卷入袖中。

  老人儒衫大袖,一袖之内,仿佛装下了一整座山河社稷。

  老人整条手臂绽放出无数条金色光线,又好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