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婚期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为什么谢家知道的事情他们却不知道?

  是不是谢家想隐瞒住消息,提前准备?

  今年科举,谢家旁支没能拿到状元他们想明年科举拿到状元一雪前耻?

  想拿到状元没错,可是自己偷偷学习,却不让别人知道朝廷加开恩科,就有些过分了吧?

  众所周知当地太守与谢家是姻亲,太守的儿子娶了谢家的姑娘。为了谢家,太守压下公告晚几天贴出来,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还有部分文人安慰自己这里面或许有什么误会但是谢家高高在上的地位似乎已经摇摇欲坠。

  朝廷加开恩科的消息很快传到每个南方学子耳中。文人们发现,在消息越传越烈后太守府贴出了朝廷开恩科的公告。为了平息文人们的怒气太守亲自出来解释,他们也是刚刚接到朝廷传下来的消息。

  文人们进京赶考需要在衙门办理路引等手续,表面上相信了太守的解释,实际上对谢家以及太守府已经满腹怀疑。

  谢家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事,又怎么知道买京城传出来的资料?

  不过这个关头文人们虽然不满,但也没有精力与谢家争吵。

  “听说明年恩科主考官的书籍已经开始在书斋售卖了,我们快去买。”

  对于考生来说,主考官的偏好十分重要,所以不管有钱没钱,都要想办法弄来一本。

  等这些文人赶到书斋一打听,发现书全部已经卖完了。

  “卖完了?”文人们惊讶道,“老板为何不多准备一些?”

  书斋老板苦笑:“各位老爷,小的准备了不少。可今天书斋刚开门,就有谢家的下人过来,把相关的书买光了。”

  那几个自称是谢家家仆的人出手大方,他一个开门做生意的,自然是谁给钱多,就卖给谁了。

  “多谢老板告知。”文人们没有办法,只好去下一家书斋去问,结果得到的答案是相同的,书被谢家下人买走了。

  接连几家都是这样,交好的文人们互相一打听,才得知谢家把全城的书几乎都买了,唯一没被买走的那几家,书籍印字不清晰,书的纸张也不好。

  “谢家虽是名门望族,但如此欺负人,也太过分了。”脾气再好的人,遇到这种事都会有怨言,更何况事关科举。

  可他们大都是小门小户,得罪不起谢家,就算心中有怨,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好言好语求书斋老板,让他下次多准备一些,他们一定来买。

  新书到的那一天,很多文人一早就守在了书铺门前。书铺刚开门,他们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几个神情凶悍的人,冲进来抱起他们想买的书,扔下一锭碎银子就走。

  有文人想上前理论几句,就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沉着脸道:“我们可是谢家的人,谁若是敢多说一句,小心我们不客气。”

  说完,也不等文人们的反应,转身就走。

  “这、这、这……”文人甲气得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道,“谢家近来为何如此嚣张?”

  以往谢家行事十分谦逊,素有善名,很少做这种横行霸道的事。

  “大概是假仁假义的面目被拆穿,就破罐子破摔了。”一个看起来有些陌生的书生道,“谢家人都敢刺杀太子了,还有什么不敢的?”

  “兴许、兴许有什么误会?”

  “什么误会,分明是怕我们考得太好,抢了谢家的风光。”陌生书生道,“几位兄台都是有名的学子,若是你们都被打压,我们这些学识平平的人,又怎能看到希望呢?”

  说到这,他掩面哽咽道:“可怜我家中老母,一直盼望我能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谢家如此行事,我如何能完成二老的期望?”

  “抱歉,在下失态了,告辞。”说完,在其他文人同情的目光中,跌跌撞撞跑开了。

  “唉。”一位文人看着这个书生狼狈跑走的样子,忍不住叹息,“谢家一时半会这样便罢了,若是一直这样……”

  众人心头,顿时乌云密布,心生惧意。

  谢家还不知道,很多文人对他们已经产生了不满的情绪。应该说,谢家此时已经顾不上这些小事,他们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京城。

  “你确定家主被软禁在京城了?”说话的老爷子,是谢家辈分最高的谢幺爷,早年在京城里任过职位,后来因与杜太师政见不合,于是告老还乡,在南方过着悠闲日子。

  “为了迷惑陛下,家主已经服下暂时能迷失心智的药物。”传话的人,是谢驸马身边的小厮,“可是陛下不仅没有因此放过家主,反而派了重兵把公主府重重围了起来。小人非常担心,陛下会因为谢二小姐的罪,把家主在京城里关押一辈子。”

 &希望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