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苦命嫂嫂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嫂嫂杨氏还以为他嫌少,准备再往兜里摸索。

  可谁知陈二狗,郁闷的狠狠直跺脚:“嫂嫂别这样,我不是嫌少,而是……丹青他出事了!出大事了!”

  掏钱的手微微停滞,嫂嫂杨氏,震惊的抬起头,舌头都开始有些结巴:“到,到,到底……出什么事情了?你别吓我!”

  陈二狗满脸含泪,悲愤的摇了摇头:“县城里传来的消息,张庆哥在京里已经打探清楚了,说是丹青他,不知怎么的,就惹怒了皇帝!皇帝一怒之下,便把他和状元陈安一起押入了大牢,说是等着五马分尸!”

  “现在县城街上的人都在议论纷纷,说是状元都要被五马分尸,丹青他一个探花,指不定还要被怎样千刀万剐!我来的时候,整个县城的人都在为他叹息,说是咱们铅山县,上百年都没出一个进士,眼下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探花郎,可谁知……可谁知,却遭到如此厄运!”

  闻言的嫂嫂杨氏,顿时整个人吓得脸色苍白,惊恐的一屁股跌坐在地。

  身边的张岩和张芸,连忙打算把娘亲搀扶起来,费好半天力却一直没任何效果。

  带了好半天的嫂嫂杨氏,这才大声哭了出来,整个人哭的是肝肠欲断:“叔叔啊,我们一家子,多少年来节衣缩食,没日没夜的劳作,就为了让你读书,希望你可以出人头地,可谁曾想,左等右等,眼睛都等长了,竟然等来了个如此结局!

  夫君啊,你是怎么了?每一次给你上坟,我都千磕头万磕头,希望你能在天上保佑叔叔,能够顺顺利利的中个进士回来,可你是怎么保佑的?你又怎么忍心啊?

  若没了叔叔,我们这一家子可怎么活呀?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办呀!?”

  一旁的4岁张岩,顿时有些手忙脚乱的,不知该如何劝慰母亲,一句话便脱口而出:“阿娘别怕,我们回家把那一袋白米饭给煮了!”

  听得儿子如此不成器话语,杨氏狠狠的一巴掌便拍在他屁股上,恨铁不成钢的瞪了瞪他:“吃吃吃,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吃,一天吃两顿粗糠饭,还嫌饿吗?叔叔都没了,你还有心情吃饭吗?”

  一旁的陈二狗顿时手足无措,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张家嫂嫂,张丹青也是自己小时候的玩伴,两人几乎是一块光着屁股长大的。

  自从张丹青开始读书后,自己到山上砍柴火的时候,还经常会从山上带些野果回来给他。

  打小就觉得,张丹青那般聪慧的人,将来长大了一定会中个进士做大官。

  可眼下,都没了……一切都没了!

  也不知哭了多久的杨氏,也许是哭累了,颤颤巍巍的又重新把背篓背上肩,眼神哀怨的搂着两个孩子,语气是那般无助:

  “走吧,我们……我们上街,把这布卖了,给你叔叔买副好棺材,他辛苦读书一辈子,好不容易中了探花,他这样的身份,可不能用寻常的棺材应付,呜呜……呜呜……”

  说着说着,眼角的泪水,便不争气的如决堤黄河,压根的控制不住,说到最后更是大声的哭了起来。

  两个孩子躲在身后,年纪太小,一时间真不知该如何劝慰母亲。

  家乡的白水河,距离千山县城中心的河口镇,其实倒也不远。

  但背着重物的嫂嫂杨氏,光靠不行又牵着两个孩子,愣是走了大半天,中午都过了,才慢慢悠悠的到达铅山县县城。

  县城依着一条大河而建,这条大河每每端午时分,就有无数的龙船来划船比赛,端午节的赛龙舟非常热闹。

  跟着母亲身边的张岩,看到街上繁华的景象,街两旁到处是摆着的小吃摊子,以及卖菜的老农。

  看的是满脸艳羡,如果自己叔叔没死,他一定会带着自己,在街上买房子,成为一个城上人吧。

  城上人和乡下人,那是完全两个概念。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