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策划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这样重大的变故和意外之下,张丹青的思虑,显然显得非常多余,事实上,湘王府阖府自焚的消息传到了北平的时候,燕王朱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至愤怒的揪着三宝太监的衣领,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亦或是这个残缺之人向他汇报虚假信息,但再三确认之后才发现,很多事情虽然乍一听闻之下难以接受,但往往却是不可置疑的真实消息。

  那个从小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像个跟屁虫一样的十二弟,就这么壮烈的悲愤中死亡了,死的是那般悄无声息和猝不及防,顷刻之间,让燕王朱棣整个人便瞬间陷入了破防。

  也许有些人还不太明白,为何朱元章第十二子朱柏会被朱允炆逼得自焚?他的死逼反了朱棣?

  事实上要知道明代湘王朱柏是明太祖朱元章的第十二子,他为人极重孝义,曾十分被父亲朱元章所喜爱,但是朱柏却在28岁这一年被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所逼迫自焚而死,而朱柏之死也成了最终逼反燕王朱棣的导火索。

  极重孝义且文武双全的湘王朱柏

  朱柏是朱元章第十二子,其母为胡顺妃,与朱柏同年出生的是朱元章第十一子蜀王朱椿,而朱椿的生母是朱元章的伯乐也是当年红巾军领袖郭子兴之女郭惠妃,朱元章的元配马皇后就是郭子兴的养女,加之郭惠妃的生父郭子兴对朱元章有提携之恩,没有郭子兴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朱元章建立大明,因此朱元章对郭惠妃十分宠幸。

  而朱柏的生母胡顺妃就比较惨了,虽然她是临川侯胡美之女,但是她的父亲胡美曾是朱元章的死敌陈友谅麾下大将,当初胡美投降也是被迫投降,还曾一度要求朱元章不能解散他的大军,因此朱元章早就瞅胡美不顺眼,后来胡美更是被牵扯进胡惟庸桉,被朱元章扣上擅入后宫的罪名处死了。

  因此朱元章当初只是为了笼络胡美才娶了他的女儿,所以胡顺妃在朱元章后宫中并不得宠,只生育了朱柏一人。生母不得宠,朱柏自然在幼年时也并未得到朱元章太多的关爱。

  不过朱柏却凭借自身优势逐渐获得了父亲朱元章的喜爱,根据《湘献王神道碑文所记载:王幼而美异,长而通明。

  这意思就是说朱柏幼年时长得很俊秀,长大之后十分聪慧。要颜值有颜值,要智商有智商,这种孩子哪个家长能不喜爱,朱元章也不例外,因此他逐渐开始喜爱朱柏。

  朱元章虽然是大老粗,但是他当皇帝之后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他聘请名儒教导儿子们,所以朱元章的儿子都享受到了顶级的教育资源,在这种环境下,自幼还聪慧的朱柏自然成长的极为卓越。

  根据《明史记载朱柏生性好学,喜好读书且十分勤奋,经常读书至深更半夜,即便外出时朱柏随身都装着几本书,在马上或者车中都不忘读书,每遇山水胜景朱柏都会心生感慨或赋诗或作文,朱柏还十分喜好道家经典,给自己还起了一个道号紫虚子。

  不光爱好文学,朱柏还喜好研习兵法,而且他的膂力还十分过人,善于骑射,还精通使用各种武器,颇有豪侠气概。

  洪武十一年(1378年)年仅7岁的朱柏受为封湘王,但是由于当时他还年幼,先不用去外地就藩,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时,按照朱元章定的规矩皇子年满15岁即可赴藩国就藩,因此朱元章在这一年为朱柏举行大婚,给他聘娶了海国公吴祯之女吴氏为湘王妃,命他携妻子赴封地荆州就藩。

  在朱柏离开南京时,按照规矩朱元章会亲自为赴外地就藩的儿子们送行,朱元章同时还会赐给每一个儿子一条玉带系在腰间,当时朱元章恩赐玉带之后,就让皇子们转过身去让自己看看腰带后方饰品怎样,别的皇子都转过身让朱元章看,唯独朱柏没有转身,他是将腰带转了过来让朱元章看,因此朱元章就纳闷问他为何不转身,朱柏答曰:“君父不可背也!”

  朱柏这一番话显示了他极为忠孝,因此朱元章十分感动,由此更加喜爱朱柏。

  朱柏一生都拿自己的父亲朱元章当作偶像和榜样,他到了荆州之后也不忘朱元章的教诲要刻苦学习,朱柏到了封地没有像其他皇子那样脱离了朱元章的约束,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不再认真学习,朱柏反而是极为自律,继续勤学苦读,并且还在荆州的藩邸修建了一座“景园阁”,专门聘请名儒修书,朱柏请这些名儒仔细校对古籍,把一些残缺或者有错误的古籍校正后重新出版,希望能让这些古籍名着传承后世。

  当初朱元章大封诸子到各地当藩王除了是为巩固太子朱标的地位,还有一个心思就是朱元章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替大明守好江山,因此他才会把诸子分封到各地为王。

  而朱柏也确实做到了父亲朱元章对儿子们守好大明江山的要求,在朱柏就藩荆州后,湖南常德一带爆发了蒙古降兵发起的叛乱,这些蒙古降兵叛乱流窜至荆州虎渡河一带,对荆州百姓造成了很大困扰,朱柏得知降兵叛乱的消息之后,立即率领藩王卫所的士兵去平定叛乱。

  朱柏在大战前更是鼓励手下士兵:敌兵锐甚,必有以挫之。令渐沮衄,若纵使得入塞,遗祸将大。

  朱柏这意思就是说这些蒙古叛军士气正盛,必须挫其锐气,让他们士气低落,否则任由他们逃到塞外,将会造成更大的祸患。

  朱柏在这一次率兵平叛中表现得十分英勇出色,他每战必身先士卒,调遣有方,作战极为奋勇,还一路追击着蒙古降兵,迫使这些叛军无法逃入塞外,最终朱柏一直追击他们到延安一带彻底把他们全部歼灭。

  朱元章得知朱柏将剿灭了蒙古降兵叛乱的事非常高兴,他特意把朱柏召到南京慰劳。后来在朱元章晚年,朱柏又曾随同六习,朱柏到了封地没有像其他皇子那样脱离了朱元章的约束,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不再认真学习,朱柏反而是极为自律,继续勤学苦读,并且还在荆州的藩邸修建了一座“景园阁”,专门聘请名儒修书,朱柏请这些名儒仔细校对古籍,把一些残缺或者有错误的古籍校正后重新出版,希望能让这些古籍名着传承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