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沸反盈天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这句话可是说的一点没错,像皇帝这种职业和身份,明明高居九五至尊之位,却总是要在实践之中干着一系列毫无廉耻毫无廉耻的事。做就做了吧,反而还要明里暗里的要求自己眼皮底下的大臣们,为自己找个合适的说法来遮羞,这也简直是堪称古往今来无需言明的潜规则了。

  而站在当丹陛之下的一系列大臣,对此也是纷纷心领神会。迎合圣意,也是大臣们的日常必修功课之一。甚至是这方面上的学问,大多数大臣基本上都是无师自通,任何条件和情况背景下都能够。运转自如的发挥起衬托和奉迎的基本功!

  尤其是建文皇帝已经点名了要商议出一个削藩先后顺序,还要让削藩的过程,尽可能的不损害皇帝的威名,底下的一众大臣立即便开始十分善解人意的为皇帝筹划起来,一时间整个朝堂上乱糟糟的,说什么都有,千头万绪而并不统一,就像是在菜市场里乱吵乱闹的那些个泼妇们一样,听得张丹青直皱眉不已,偏偏又不屑于和这些人一同争吵和辩论……

  繁杂的议论声和争吵声,立刻便不约而同的演变成统一的一个大趋势,大致的核心思想就是,高高在上的圣明天子自然是不会有错的,那么相对应的结果也会非常显而易见,错的也只能是分封在各地的藩王了,偏偏这些个藩王里头,大多数还都能够挑出些许毛病,毕竟人吃五谷杂粮,要在鸡蛋里面挑骨头,哪有找不出来的可能呢?!很快这些个藩王们欺男霸女,或者是霸占百姓土地的罪名和劣迹斑斑便一股脑的捅到了皇帝面前!大家都非常激烈而又义正言辞的大声吼着,一副皇帝你不处理这些藩王们就是对不起列祖列宗的样子,就是无视天下百姓的自由和人权!就是挑衅千百年来的秩序和良俗。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大臣们很是贴心的给出了皇帝压根无法拒绝和推辞的借口和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诸多藩王里头也有个别洁身自好的,比如说燕王朱棣和周王朱橚,朱棣除了爱好打仗,平日里也是非常的低调和谨慎,基本上也抓不住什么太多的把柄。最多也只能弹劾他偶尔衣服穿的并不端正完整,但这样的理由和借口公然的拿到了朝堂上,说出来自然是有些站不住脚!朱橚就更不要说了,痴迷于医学的他,常常因为医学上的某些个重要知识点得不到合理的解答和验证,朱橚便会做出一些世人无法理解,但对于一个医者来说却是很是常见的行为,那就是跑到各地找一些名医求教和交流,亦或是为了某一味珍稀的药材,便会孤身一人的独自跑到某个深山里进行寻找和采摘,由于周王朱橚时不时的就要来几下,到处乱串门的这种奇葩行为,也让他特意的被朝廷针对了好几次,其中最有名的一次就是被自己的父亲朱元章给重重责罚。朱橚身为朱元章的第五子,被封为吴王,藩地在杭州。然而,朱元章对于功臣分封有多豪气,其分封的功臣随后便会有多惨。

  像廖永忠、胡惟庸、蓝玉等多位大臣在后来都纷纷遭到了朱元章的清洗,为了保证皇权的统一,在胡惟庸桉后中国数千年的宰相制度也被彻底废除。

  为了保障自己的大儿子朱标即位后的安稳,朱元章也不仅仅单独对大臣下手,对藩王也进行了防范。

  在分封的诸王中,朱元章对朱橚特别地看重,在朱橚被朱元章册封为吴王的几年后,朱元章就为朱橚寻了一门亲事。

  朱元章将当时明朝开国六大公爵之一的公爵冯胜的次女,嫁给了朱橚。

  按常理来说,若只是一般的联姻也还好,但唯独冯胜,是一个手握重兵的朝中大臣,可见朱元章对朱橚有多么看重。随着朱元章逐渐对藩王加强防范,朱橚自然也被针对了。

  在洪武十一年,朱元章认为,江南乃富庶之地,为国家重镇,朱橚作为这里的藩王实在不合适。于是朱元章当即下旨,将朱橚从吴王改为周王,藩地也从杭州变成了开封。

  开封是宋朝旧都,明朝承认的也是宋朝为正统,朱元章曾经也有过把都城建立在开封的想法。可见,即使是防范藩王,将朱橚封在开封,也难以掩盖朱元章对其的喜爱。

  然而,朱橚的一次行为,却彻彻底底地激怒了朱元章,从此彻底失去了宠爱。
<制度也被彻底废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