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放过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杨进的心里很乱,一脸的无辜而又楚楚可怜,有些哀求和悲愤的望着自己领导,牙齿微微的轻轻咬动,就像是做了个某些重大决定一样,终于鼓足了勇气向张丹青说道:

  “大人明鉴,我多年苦读,为的就是能够穿上这一身官袍,从而光宗耀祖,在家乡能够出人头地,大人的经历和我极其相似,相信也能够明白和理解我的苦衷。我实在是情非得已啊……”

  看着他一脸真诚,张丹青心中也感触良多,这是万恶的封建王朝,做人做事很多时候都与后世的社会道德准则大相径庭,尤其是面对一国之君的时候,很多情况下,任何的道德准则以及坚守多年的心中底线都可以随意践踏和瞬间推翻,残酷的历史,一幕幕的上演和证明了这一切。

  即便他不用刻意的明说,张丹青也能感受并预料到他话语里的潜在意图和内容,看着他跪在自己面前,颇有些同情的伸出手来,轻轻抚摸着他的嵴背,轻轻的拍着说道:“是不是他?”

  问完朝着屋顶上方方向指了指。

  古代大多数时候和情况下,对君王可不能直接言明,包括历代的史册,往往用“上”来称呼,而人们,尤其是官员阶层,在谈话的时候,如果会不小心或者是不太,敢直接提起皇帝,往往会用这个手势,指一指天空,这里面指的是谁?大多数人都可以心领神会,不用过多明显的直说。

  杨进能够官至御史,自然也能够明白自己丧失话语里指的是谁,有些苦闷的含泪点了点头,声音发哑的哽咽着也说道:“大人明鉴,大人明鉴啊,下官若不是天命难违,又会……又怎么会干出这么莫名其妙的事情?!好不容易能够穿上这一身绯红的御史官袍,七品的御史一般穿绿色官袍,但如果是遇到重要庆典,以及准备大张旗鼓的弹劾官员的时候,也会隆重地穿上跨等级的绯红色官袍谁不想做个青史留名的好官?!可是……可是……下官终究骨气有些软了些,实在做不了一个强项令!”

  “强项令”通俗点讲就是“直脖子县令”。“直脖子”就是耿直的意思。耿直的人并不多,那耿直的县令有能有几个呢!所以,一个耿直的县令自然会受到百姓的喜爱,人们的传颂,青史的记载。

  刘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被刘秀封为湖阳公主。她在京城洛阳拥有广袤的田庄和华丽的豪宅,仅家里的奴仆就有上千人。

  董宣担任洛阳令的时候,湖阳公主跟前当红的一个仆人在大白天杀了人,触犯了刑律。这个仆人害怕董宣治他的罪,就躲在湖阳公主家里,靠着公主的庇护,逍遥法外。董宣知道了很是气愤,决心抓捕凶犯,依法治罪。

  有一天,湖阳公主因事外出,就叫那个杀人的仆人陪驾一起外出。董宣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赶快带了县衙门的人马,守候在湖阳公主必须经过的夏门亭。当湖阳公主的车马前呼后拥耀武扬威地走到夏门亭时,董宣突然站在路当中,挡住了她们的去路。《后汉书记载“宣于夏门亭侯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湖阳公主见一个小小的洛阳令居然敢冒当着她的面杀她的家奴,非常恼怒。于是她当即跑到皇宫,找到光武帝刘秀,要求光武帝给她作主。光武帝听说董宣对姐姐这样无礼,也很生气,立刻下令把董宣抓来,要把董宣乱棍打死。

  《后汉书载:“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捶,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披面。”

  董宣说:“陛下英明,所以才复兴了汉朝。如今公主的家奴杀了人,公主置皇上的法律于不顾,想要庇护杀人凶手。而我无非是秉公执法,却要断送性命。陛下自己制订法律,自己破坏,这怎么能把国家治理好呢?您不必打我,我自己撞死好了。”说完,就一头撞向宫殿的柱子,撞的头破血流。

  光武帝觉得董宣的话很有道理,就赶紧叫太监把董宣拉住。但是为了照顾姐姐的面子,他想叫董宣给姐姐赔个罪,把事情了结。于是他对董宣说:“你依法办事,的确是有道理的,但是你冒犯了公主,使公主受了惊吓,这就是你的过错。你现在去给公主磕个头,赔个不是,我就饶了你。”不料董宣耿直如钢死活不从。于是光武帝刘秀就让太监“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公主说:“父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粟。

  刘秀一句“强项令”不但让董宣留名青史,也从侧面衬托了他自己的“明君”形象。两千年来,人们之所以津津乐道传颂不已,反映了老百姓对那些敢于执法敢于为民做主的故事的向往!

  张丹青神色一暗,也不再过多言语,强项令,这种称呼,是历朝历代清流官员的终极追求,但凡有点骨气和追求的官员,都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秉公执法而又不畏皇权的好官,但理想终究抵不过现实,历史上不畏皇权而敢于性命相谏的官员,几乎可以说是屈指可数。毕竟,凡事都死脑筋的只论死里理的话,很容易会触怒皇帝,而历史上漫漫长河之中,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像宋仁宗唐太宗那般的开明和大度,即便是贤明如唐太宗,他和魏征之间的君臣之谊,堪称千古美谈。可即便是他魏征,生前即便没有遭到唐太宗的打击和处理,只是他刚就一头撞向宫殿的柱子,撞的头破血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