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假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话说的倒也没错,几千年来都是这么做的,尤其是尝到了盐铁专卖的一些甜头,基本上没有哪个统治者能够轻易的放下这么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

  但问题是,眼下朱允炆已经继位登基,按理来说,他这种人应该不是那种朱元章的那种战争狂人,对元朝余孽的兴趣也不是很大。又哪来的兴趣来折腾这些呢?

  建文皇帝肯定是没心情的,这个有些迂腐的儒家狂热分子,正在忙着他的一系列复古改革,什么恢复周朝的井田制,又大费周章的下令全国各地衙门,恢复周朝的古地名,甚至还假惺惺的大赦天下,很是关怀大度的赦免了,洪武皇帝朱元章时期遭到株连的一些官员!这些举措倒也给他迎来了非常好的名声,但某种程度上也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而又莫名其妙!

  张丹青就是这其中觉得莫名其妙的人,并且也深知历史上的他也会因为这些莫名其妙而丢掉了江山大位乃至自家性命。

  但眼下不解的是,既然建文朝廷从上到下也没有过如此的战争需求,又是谁下令让盐税提高三倍的?

  翻开那篇公文,张丹青满脸的疑惑和不解,都察院这个衙门自己也才上任没多久,显然,这公文上面的公章绝对不可能是自己盖的。难不成是郭奉私下里引发了如此的公文?并私下里多收一些盐税?由此来给自己增添一些见不得光的灰色收入,从而让自己过上小康生活吗?

  还别说,真有这样的可能性。毕竟眼下的朱元章已经死了,朱允文的仁慈和宽松,也让一些官员看到了些许苗头和机会,大明朝的贪腐现象也渐渐有了抬头的趋势,或许是还没有摸清楚这个年轻皇帝朱允文的心性,许多官员贪腐的动作和手段都还比较隐蔽和低调,并不是那般的明目张胆。

  拿起公文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张丹青不由得眼睛微微眯起,渐渐的眼露精光,恶狠狠的咬了咬牙,心情也变得开始微微郁闷起来。

  公文上的公章,和自己印象中的并不一致,显然极有可能是伪造的,公文上面印着的,绝非是自己衙门里躺着的的那枚公章!要知道衙门的公章,其实各个衙门都会有私下的一些不起眼印记,作为掌印官,对这其中的门道和区别,自然是非常熟悉和了然于胸的。真真假假只要一过目便可以立马认出个大概,这种造假的公文和公章可以骗得过别人,也可以骗得过普通的中低级官员,但绝骗不过真正的掌印官。

  签字盖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事务,文件盖了章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官方的认可。一般情况下,不管是政府哪个部门的章,其形制大体相当,颜色都为红色。不过清代时官府印章多种多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长官都有自己的官印,形制上也是千差万别。

  古代官员的印章称“印信”,皇帝的称“御宝”。除沿用历史上原有的制度外,还根据自身的需要做了一些改进。不同级别的印信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具体分为宝、印、关防、图记、条记和钤记六种。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前辈们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文化瑰宝,说起中国的印章文化,大家肯定非常熟悉,它自古以来就是信用的象征。最早的印章被称之为“玺”,也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见到的皇帝的传国玉玺。

  它做工精美,花纹复杂,一般都会凋刻有麒麟的图桉,象征着皇权;一些官员也会随身携带,作为身份的象征,如果官员离任或者是死亡的话,印章还要收回;后来一些文人墨客也会制作一些闲章,盖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所以这也是我们现在辨别书画真伪的重要依据。

  那么有些人就会想,如此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伪造一个皇帝的印章盖上去,是不是可以无法无天了?毕竟古代也没有什么好的防伪系统,也没有办法用计算机来官印,形制上也是千差万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