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春闱落幕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然后周柏又详细阐述上天赐予的帮助,这便是天命,而成为人君者皆有天命,也是天子正统性的由来。

  洋洋洒洒五百字,尽数被渲染而出的文气染成赤金,甚至有几行核心文字浮现青色。

  这虽是很不错的策论,但和他第一场的诗词显然没法比,连冲破镇运的气象都没。

  没办法,周柏不知道这个题目的深层次意义,不明白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只能保持一定克制。

  判断文章品质,不仅看文气和气运的高低,朝廷阅卷官也有一定程度的打分权利。

  他们手上朱砂毛笔勾画的红圈,也是一种分数,考卷所得红圈越多,在第一次筛选划分的等次就会越高。

  如类似乡试时,周柏的考卷就是被分在第一等次,那是有极大可能中举的等次。

  可如果是第二等次,他的考卷就需要消耗文气和气运,才能冲进第一等次。

  最后即便中举,也绝对不是案首,而是中后段的普通举人。

  策论不同其他,显出青气比诗词要难,因为这不仅需要考生有天马行空的才华,更要有相关的实践经验。

  而在座的三万人,一多半都是专心科举,没有分心去做官或者经历太多凡俗之事。

  赤金显青的策论文章,已经足够放在第一等次,只要不是犯了考官忌讳,就不会打入稍差的第二等。

  为此,周柏甚至在第一题策论中,写了这样一短话。

  “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

  简而言之,天虽然有极大权能与威力,但祂决不随意祸福人君,人的命运实际上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

  这样一来,周柏虽然屁股坐在天庭这边,却也没有得罪朝廷。

  第一题答完,他放下笔稍微歇息了会儿,写策论持续消耗的气运和体力也不少。

  此时申时将过,天色渐渐黯淡下来,周柏点燃考棚内放置的油灯,一股奇异的油香传出。

  中原王朝幅员辽阔,国力强盛至极,无论是雪山白莲,亦或是死漠甘草,都能成为流通的货物。

  而无边大洋中的鲸鱼,也难逃捕获,其鱼油也就是如今考场所用灯油,燃之长明。

  只能说,为多留下一些人才,大旭朝廷在各个细节都下足了功夫。

  周柏现在有种直觉,今年二甲一甲说不好,三甲肯定要扩招。

  喝水,上厕所,研磨新的墨锭。

  休息一刻钟后,凭借过人的灵魂本质,周柏神思清明,便立马动笔写下一题。

  治国之道。

  这一题发挥的空间就大得多,因此周柏准备全力写出一篇青文。

  刚才第一题,他可是察觉到好几处有青气波动,这是超出他甚多者。

  治国之道,他除了在前世今生有过实践思考,更是在龙宫画卷中知行合一。

  要读书积累时,他潜心钻研;要实践证明时,他当过郡守、刺史、乃至宰辅的幕僚,行万里路可不是白走。

  有听从他建议,并且施政取得极大成效的,也有如方郡郡守那般不听劝告,结果导致辖区遭受洪灾,沦为万民唾骂的罪官。

  治国,治什么国,首先要把视角打开,站在大一统王朝的角度,来阐述治国之道。

  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却也没有得罪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