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义之师,战法改变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普通人第一次感觉到,国势气运带来的差异,诸多安北将士心中的自豪和幸福感勐然膨胀。

  “这,这是我国之外的世界?寒冷,一片荒芜。”

  “哎,我说老李你就别装大尾巴狼,也就是伯君上位这几年,日子才好过起来。”

  “是啊,大旱一过,气候都在变好,风调雨顺的。”

  “出来前,我家的三十亩稻田已是一片青绿,稻苗长到快子高。”

  “听乡署的乡丞说,以后我们安北的土地将要一年三熟,眼看着夏收又将是一场破纪录的大丰。”

  后队押运辎重军粮的辅兵队伍中,类似的讨论不绝于耳,很多人都是满脸笑意。

  时而瞥瞥远处衣衫褴褛,正在偷窥他们的当地居民,然后挺直胸膛,展露自己身上的崭新军衣。

  得益于流水线生产模式的普及,如今安北国的生产效率大增,纵使普通民、辅兵,也能拥有制式军服和武器。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还是得跟着我们君上,才有好日子过。”

  “此次南征,我等乃正义王师,是为吊民伐罪,带给定南百姓更好的生活。”

  随着随军政策宣讲使的声音,在漫长的行军长龙各处响起,安北军各部的士气臻至巅峰。

  “不错,我们是正义之师,雷浩渺岂能担得起州候之位!”

  “吊民伐罪,匡扶正义,定州崛起……”

  热烈的口号和欢呼中,周柏看着越发激荡的军势,也是高举右手回应致意。

  统一思想,塑造战争正义性,是极有必要的。

  而现在看来,他力主推行的秀才入伍,授予宣使军职的策略没错。

  这些能体察上意的宣使,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便能使军心凝聚,士气上涨。

  对比常规军阀队伍,动不动就需要酒肉银钱的激励,安北军不知道要先进多少。

  二月十三日,前线军报送达,观送信骑士一脸喜色,显然是好消息。

  其实早在两个时辰前,前线修士便已通过传讯阵盘上报过了,不过军中传达军令或消息,显然不会只有一个渠道。

  常规的军马加急,在安北军中同样有保留,而且陆续前来的信使不会只有一批。

  “报,长县已被李将军攻破,龙普县县令及守将开门投降,目前褚将军已率铁骑抵达龙丰郡城外围。”

  周柏微微颔首,旋即对身边的传令官吩咐道:“来人,将这个消息通报全军。”

  在一片欢呼声中,稳重的娄晋鹏也是适时上前恭贺:“不足五日,龙丰郡以南三县及五座关隘军镇皆已拿下,等于说只待攻下郡城,整个龙丰郡便可大定。”

  旁边随行的近侍文官,也试探道:“届时定州八郡,君上独占一半,或可再进一步?”

  周柏看了一眼这近侍,发现是秘文阁新进的秘书郎姜元魁,此人便是安北国第一届科举的榜一。

  虽不能称为状元、进士,可以安北国运加持的分量来说,道一声解元却是够的。

  攻下龙丰郡,将有大量官位空缺,在新科举子培训不到位的情况下,储备官员是不足的。

  大量乡署县衙的小官小吏,都将根据考核成绩进行提拔,那在中枢已久的秘书郎也要下放为官。

  宰相必起于州部,勐将必发于卒伍,这是安北国正在推行的提拔制度。

  赵昔、文鸿昌已被派去担任县令,其余秘书郎也都有安排,目前正在同一众预备官吏熟悉将要任职地区的情报。

  如今跟在周柏身边的,都是如姜元魁一般的前十名新科举人,前脚放榜,后脚就授秘书郎,随军出征。

  初来乍到,有些毛躁上进,周柏能理解。

  设秘文阁,亲自带秘书郎,就是如同“校长”一般,使他们能成为最忠诚,最能执行国家策略的栋梁。

  周柏负手慨然道:“再进一步,气运底子的确足够,只是州城未下,州侯之号尚在雷浩渺头顶。”

  “称二字安北候?非正统大国之名,孤所不愿也。”

  “据州候名位,西伐吕定,统一全州,以铸州鼎,这才是堂皇王者之道。”

 &e提拔,那在中枢已久的秘书郎也要下放为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