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骑兵出塞,建国前夕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半数官吏得以留任原职,从督府来的候补官员顺利掌控一郡五县,另外二十一名有家族背景的各级官员,需要前往安北都督府政务学校学习。

  郡朝结束,政坛地震,谁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最有权势,甚至能掌控边军的宁、汪二家,以及六家同气连枝试图发声的县豪,被敕令一同前往白沙洲开荒。

  半座陇北城为之一空,命令既下,大量族人就要前期先行开赴,以免主家过去连落脚地方都没有。

  整个边城郡迎来了权力洗牌,郡府高层,除开督府所派官员外,就只剩朱翁是本土代表。

  不过你要是说周柏卸磨杀驴,骗人投降倒也不至于,毕竟该给的政治地位,都有给。

  宁家甚至出了个宁卓,一跃而为北安郡的郡丞,在最繁华最安全的区域施展所学。

  收缴大半族产,迁族屯田,又不是灭族,谁叫他们贪得无厌。

  本来按照这些家族在边城郡的根基,民间舆论都要偏向他们。

  但当郡府公布收缴的钱粮,能足足填满府库后,民间便是一片哗然,对迁族令纷纷表示拥护。

  饥荒年代居然还能有如此多存粮,而且没有拿出哪怕一成用于赈灾,反而是不停掠夺。

  现在督府接掌边城郡,所有粮食便是用于民生,即使秋收减产,也不会再发生饥荒。

  军队整编,民兵组建,政令宣传,疏通水渠,道士团巡察各县……

  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边城郡不稳定也得稳定。

  而就在周柏统一定州北部三郡之际,青墟界第三波入侵的战舰,也基本被肃清完毕,就连许州也被大旭朝廷出力收复。

  几支新军展现强势战力,皇家供奉团数名阳神真君外出,一时间天下藩镇为之一震。

  恍然间,几乎看到了大旭中兴的几分影子,但紧接着各地独立国家的建立,则是告诉天下人,这只是余晖。

  此时的吕定依旧没有回头,永泉郡得到宁江水师支援,久攻不下,根本顾不上边城郡。

  最多就是防范一下安北军南下,门句关外,出现大量哨骑,平河郡得到部分军力增援,边境戒严。

  九月四日,大旭朝廷趁着许州“军演”之威,颁布封国令。

  对大旭境内四十八州大小藩镇,进行依次分封。

  第一批是中域,除中州、洛州、汴州没有封国,其余十二州共分封四大侯国,七大伯国,子爵国和男爵国三十一个。

  这些藩镇受朝廷影响最大,多是皇族或者外戚控制,是以全都接受封国令的圣旨。

  此后,在四大侯国的带领下,接连有半数封国举行认宗大典,承认大旭朝廷是宗主国,大旭朝廷拥有宗主国的相应权力。

  如敕封国主、调停战争、接受供奉等等。

  至此,大旭朝廷“封诸侯以尊正朔”的大策,其实已经完成关键性的一步。

  中域,古之中原大地,也是天元大陆狭义上的中原地区,现在有半数以上的国家认其为宗主,根基便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