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归家2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三哥,不知羞,咯咯咯。”

  坐在冯氏旁边的韩幼娘,也就是韩珣的亲妹妹,今年七岁,早就开始读书识字了,自然知道自己这位许久不见的哥哥是在自卖自夸。

  因为上次回来,韩幼娘才四岁,这就导致她现在对自己这位哥哥的印象有些模糊了,一些零散的记忆中,只记得三哥带她玩捉迷藏、荡秋千、买糖葫芦、折纸等,因为这些温暖的记忆,所以说话才大胆了一些。

  “呦,这是谁家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怎么和我妹妹幼娘长得这么像呢?快过来让我瞧瞧。”

  “哈哈,三哥,我就是幼娘。”

  “呀,原来你就是我家幼娘啊。”

  “哈哈哈。”

  “二郎,别逗她了。”

  “幼娘的记性真好,和她三哥一样聪明。”

  一家人在正厅随意的聊着,韩珣找了几件他在路上见到的奇闻轶事,讲故事似的和大家聊了聊,偶尔穿插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因为家里人大都长居上京城内,对外面的了解更多的还是从书本上,或者氏市井中,这些远没有韩珣声情并茂说书似的有趣,因此,大家总能被他有技巧的语言逗笑。

  之后,韩珣渐渐变成了听众,坐在那里听几位长辈唠家常,他则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面前的韩幼娘身上,可能是韩幼娘找到了当年骑在哥哥脖颈上,满院子跑的感觉,这么一会,就扑在了韩珣的腿边,小嘴“叭叭叭”的说个不停。

  韩盛和蔡氏今天前来也只是向看看韩珣这个许久没见,有些想念的侄子,看到韩珣一切都好,也就放心了,又聊了一会后,两人不打算再打扰嫂子和侄儿叙母子情,便起身离开了,韩珣见此,亲自送两位长辈出了内仪门。

  “原以为二郎一个人生活在外面,性情难免会逐渐变的孤僻一些,现在看来,倒是我想多了,这孩子的性情一点没变,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明朗。”

  蔡氏缓缓的跟在打灯婢的女身后,言谈之中带着一丝欣慰,自家的孩子当然是希望他能平平安安的,越来越好,但是,韩珣离家的时候实在是太小了,仅仅是六岁而已,因此,她的那些担心也不是不无道理,即使韩珣今天真的变成了一个纨绔子弟,过错也不能全部推到他的身上,虽然受了不少苦,好在韩珣还是个好孩子。

  “二郎是一个通透、聪颖的孩子,胸中自有丘壑,不用过多担心,我们做长辈的在身后看着他就好。”

  闻言,背手走在蔡氏一旁的韩盛如此说道,其实,如果说他心中一点担忧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他对韩珣的信心要更足一些,必须要说的是,虽然,有时候他对自己这位侄子的言谈举止也会产生不满,但瑕不掩瑜,甚至,他心里认为韩家下一代能否兴盛就取决于韩珣。

  “可惜,大伯对二郎一直有偏见。”

  韩放之是韩家这一辈最年长的一个孩子,他的下面有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分别是韩廷、韩珣、韩澈、韩幼娘和韩盈。其中,他最喜欢与韩珣相处,因为韩珣时常语出惊人,发人深省,只可惜两人相距实在太远了。

  “谁准许你背后议论长辈的是非!”

  韩盛停下脚步,面色一沉,转身低喝一声,说道:“回去把《孝经》抄写五遍。”

  “是。”

  韩放之显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不反驳,自觉的接受了父亲对他的惩罚。

  另一边,韩珣陪着母亲简单的吃了点东西,期间,冯氏事无巨细的问了一些与韩珣相候他对自己这位侄子的言谈举止也会产生不满,但瑕不掩瑜,甚至,他心里认为韩家下一代能否兴盛就取决于韩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