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上元节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常巍,别忙了,你也累了一天了,回自己房间歇着吧。”

  来到四楼,韩珣回头对常巍说道,随后,他走进自己的房间,打开窗户,发现客栈的后边是一条小巷,小巷两边是破旧的长满青苔的临**民院落的院墙,有些院墙上还铺陈着密密麻麻绿油油的爬山虎藤蔓。

  舒服的洗了一个热水澡的韩珣,躺在床上,不一会便沉沉的睡着了,等到醒来的时候,夕阳淡淡的余晖已经通过窗户的缝隙洒在了房间的桌子上,他从床上下来,喝了一杯水,把常巍叫进来询问后得知,原来现在已经酉时,傍晚时分了。

  韩珣用纶巾将自己披散在肩上的头发束起来,按理来说,男子十五岁的时候才可以束发,但是韩珣的心理年龄不允许自己再以总角示人了,所以,稍稍任性了一回,实际上也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有谁会没事盯着别人的年龄呢?最重要的一点,他认为应该把束发解释为十五岁,而不应反过来,否则的话,就是本末到次了。

  《大戴礼?保傅》中曾言: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注:成童,十五以上。)又有《礼记?内则》有云:成童舞象,学射、御。

  诚如所言,可见成童的任务是为了学习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恰恰这些书,韩珣八岁的时候就已经通读了,如果这么说的话,岂不是他八岁就可以束发了?按照这个逻辑想下去,韩珣对于自己在十二岁束发这件事,也就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了。

  “今天外面怎么这么热闹?”

  韩珣坐在二楼窗边的位置上,要了一桌子的菜,看到楼下人流攒动的场景,他还有些疑惑。

  “公子,您忘了?今天是上元节。”

  常巍往自己嘴里塞了一块鸡肉,闻言,来不及咽下去,导致他说话嘟嘟囔囔的。

  “对哦,忘了今天是上元节了。”

  韩珣看常巍狼吞虎咽,嘴边沾满了油渍,好像几天没吃饭了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人亏待了常巍呢,瞪了常巍一眼后,他从衣襟中拿出一块手帕,扔到某个没出息的人的怀中。

  “嘿嘿,太好吃了,谢谢公子赠帕。”

  常巍也不客气,拿起手帕就往自己的嘴边摸,完了,还不忘说一句:“公子,这只鸡真的好吃,要不你也尝尝?”

  “注意你的措辞!赠帕是什么鬼?别人赠帕都是手留余香,你这倒是也算是一种香……肉香罢了,常巍啊,没文化就去读读书吧,趁着还年轻。”

  韩珣“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聪不聪明无所谓,世界是有公子一个聪明人就够了,我要做的就是一直更在您身边,这样也就相当于我读书了。”

  “你可真是一个逻辑鬼才……”

  “谢公子夸奖。”

  “哎,跟你说话真累,赶紧吃你的吧。”

  ……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上元佳节。这一晚,六街三市,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在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灯上画着许多故事,也有剪采飞白牡丹花灯,并荷花芙容异样灯火,将郡城照耀的如同白昼一般,顺着人流缓慢的向前移动,街头两边鼓乐、歌舞、杂耍、百戏等活动应有尽有。

  沿街向东走去,两边屋宇鳞次栉比,名为清河的大桥上,许多百姓在上面驻足观看两侧岸边的人放花灯,十里长街一片火树银花,等会热闹非凡。

  “登冠楼。”

  韩珣停在街边一座三层高的楼门前,虽然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但是,即使站在外面也能听到里面不时传出来的呼声,再者,单凭这个名字他也要进去看看,原本今天就是来凑热闹的,现在既然这里有热闹,当然要进去看看了。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好!”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兄,此诗,当浮一大白!”

  “哈哈哈,宴上无酒,那我就暂且以茶当酒了。”

  走进一楼,韩珣便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或两三人,或三五人坐在一起,吟诗作对,品茶下棋,看众人放浪形骸的样子,不知道这些人是确有真才实学,还是附庸风雅,他无意参与其中,随后,来到二楼,相对来说,二楼要清净许多,墙壁上挂着各种书画,显然是供众人品鉴的意思。

  可能是在老师身边待久了,韩珣的眼光也跟着高了起来,二楼所悬挂的这些字画值得驻足观看的水平,屈指可数,就在他准备放弃去三楼看看的时候,他突然回头,向后退了两步,在一幅字迹前停下脚步,面上露出奇怪的表情。

  “兄台也喜欢这幅字迹?”

,虽然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但是,即使站在外面也能听到里面不时传出来的呼声,再者,单凭这个名字他也要进去看看,原本今天就是来凑热闹的,现在既然这里有热闹,当然要进去看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