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少女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少年难得起了个早床,但总有人比他起的更早。

  等他从床上爬起来,姐姐早已出门,桌子上放着两个热腾腾的包子和一碗刚煮好的豆浆。

  门边靠着一把伞,这是昨天借出去的那把,应该是天未亮时就被陈淳生送了过来。

  少年瞅着这伞,总感觉与昨日有些区别,可他又知道陈淳生不会换一把破伞送过来,便没有细看。

  少年把门敞开,搬了个小板凳,拿着包子端起豆浆,就坐在家门口吃了起来。他吃的很香,似乎迎着朝阳,加了点清晨的朝气之后,这普普通通的食物也变得好吃起来。

  当然,姐姐做的食物本就好吃。

  昨日,先生告诉他,让他今天中午时分,去村里那颗老槐树下与教他官话的人会和。距离山神庙会还有六天,祭文也就几百字,少年觉得自己怎么也能学会,但知道怎么念是一回事,能将其抑扬顿挫,充满气势地咏诵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特别是这种三年一次的庙会,村长往往会请县里的知事过来,要是真让少年弄出什么意外,这批将满三岁孩子的神符可就不那么稳当了。

  少年有些纳闷,到底是先生太不把这件事当回事了,还是自己太当回事了?也可能只是先生对自己太放心了。

  所谓官话,指的是整个九州通用的语言。

  九州的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书面语与口语,书面语可分为两种,但口语却是各不相同,各地有各地的说法。

  当初,九州还被称作青云国,领土多达十二州时,青云地区的官话便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大约一百年前,十二州缩减为如今的九州,国都也由青云州北迁到了羲和州,青云官话也就失去了从前的地位。

  现在九州通用的官话,是百年前,由应天书院等四家书院重新制定的,但其实除了平仄和鼻音外,少年感觉其与青云方言的区别并不大,他觉得自己能很快学会。

  少年头疼的地方在于,他还得去镇上帮先生取东西,虽然村镇之间相距不远,可这一来一回至少也得三天时间。

  少年昨天问先生,能否等庙会结束之后再去,先生只是摇头道。

  “尽快。”

  少年没辙,只好做了先学好官话,然后立刻动身去镇上的打算。

  至于那只老王八,先让它多活一段时日,等这些杂事都处理完后再去收拾它。

  少年在心里默默地加了一句,再不然,就等我学好了拳法,再去揍它个四脚朝天。

  现在时候还太早。少年搬出草人,在道路中间打拳,过去的两年间,只要姐姐不在家时,他便天天如此。

  不管少年觉得如何心灰意冷,又或是认为自己是在白费力气,每天练拳两个时辰早已成为他的习惯。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笨,但没有师傅的少年觉得,一直出拳总归是没错的。

  少年今天没有执着于昨日才领悟的王八拳,而是模仿着陈淳生磨石头的动作。

  他动作很慢,脚下配合着步法,想象着对面杵着一块大石头,拳势舒缓,连绵不绝,像是村头那条潺潺的小溪。

  两个时辰练罢,浑身是汗的少年才恍然大悟,这么软绵绵的拳头,真能伤到老王八吗?

  眼瞅着时间差不多了,少年也不做多想,回家把上身擦拭干净,换了一身衣裳就往槐树方向走去。

  到底是谁来教自己?少年心里没谱。三里村的人都操着一口方言,除了那些大户人家,谁有那个闲工夫学官话呢?

  不会是林家二哥来教我吧,少年心中犯着嘀咕。这两人相差三岁,从小都是古灵精怪的性子,为他的习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