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你不行我可以,扶苏站起来了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现在,赢城坚定而执着的开始了争夺属于他,也必须属于他的权利。

  而这也是他的目标。

  这可了不得!

  听到赢城的请命,不管那份分制秦法论内容如何,眼见始皇帝已经动心,身为法家领袖,大秦左丞相的李斯直接坐不住了。

  “陛下,不管是立法还是变法,都是影响国朝稳定的大事,请陛下慎重,三思后行!”

  这大秦立法要是少了他李斯,谁也办不成!

  不管是如何动秦法,只要懂,就是在撼动他李斯在大秦的根基。

  一旦谈到国事,李斯说话,通常情况下很少有人跟着去附和。

  这一刻。

  李斯展现了自己为何在大秦朝堂风云二十余年,无人能撼动,靠的是什么。

  “将分制秦法论呈给丞相阅览!”

  始皇帝没有接赢城的话,而是将赢城的文书递给了太监,让太监移交给李斯。

  而这,才是李斯真正的底气所在。

  李斯拿到分制秦法论。

  手一摊开。

  冯去疾,蒙毅,冯劫,李瞻等一应重臣就围了过来。

  当然是一起看。

  扶苏本不想和这些人同流合污,不过出于好奇,还是忍不住的走了过来。

  可没成想。

  扶苏这犹豫了一下,李斯身边可观看位置就挤满了人。

  插不进去。

  而且,没有人给他让开一个位置让他走近去。

  这一幕。

  落在了始皇帝的眼中,始皇帝默不作声的摇头。

  这一幕。

  落在赢城的眼中,赢城心中一叹,却也默不作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这也是他为什么,冒着如此大的风险要强势冒头的原因了。

  他这便宜老爹已经和法系集团明面上排挤了,而更令人心痛的是,冯去疾,蒙毅这些人,即便是保长公子继承制,也作壁上观。

  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局面。

  在此时。

  咸阳宫内,以鱼龙桥为界限,形成了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

  鱼龙桥下方,朝臣们吵吵闹闹,议论纷纷。

  鱼龙桥上方,安静的无一人说话,当然,主要原因是只有始皇帝和赢城。

  整个传阅过程非常的漫长。

  而最终在主要人物都看完之后。

  朝臣之间议论之声渐渐平息了下来。

  “咳咳!”

  但随着朝堂安静下来,李斯却咳嗽了一声。

  这一咳嗽。

  顿时。

  一名御史言官就直接从群臣中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事要奏!”

  “徐爱卿但说无妨!”始皇帝点了点头。

  此时的朝堂,才是原本的样子。

  而赢城仔细的聆听,更明白。

  他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而已。

  大秦三公!

  太尉,丞相,御使大夫。

  九卿!

  中尉,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史。

  其中太尉一职空悬,却绝不是虚设。

  太尉之下设有三大上将军掌管军事,其中还有中尉、卫尉等直接受始皇帝调动的军事部门。

  卫戍营八营也是隶属于太尉之下。

  显而易见。

  始皇帝拥有绝对的军事控制权。

  人们经常看到的黑甲卫,其实就是属于的卫尉皇宫警卫,只受始皇帝调动。

  至于丞相一职,丞为承,为承受之意,相为辅助之意。

  其核心职权内容便是上承天子的命令以“助理万机”。

  始皇帝接受和承受相邦乱政的局面之后,便将丞相权位分割为左右丞相,分管九卿及下属郡县。

  笼统来说,左丞相掌法,右丞相掌礼。

  这各有不同。

  实际上三公九卿,郡县任命,任何一个部门,始皇帝都拥有直接调任的权利。

  至于御史大夫,这才是真正的权柄部门。

  负责监察百官,且在郡县均设有不受地方管束的直属御史府的部门。

  御史府可以对任何一名官员进行弹劾。

  另外其下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权柄。

  所有昭告天下的诏命文书,由御史府起草并颁布。

  而现在的御史大夫,便是由上大夫蒙毅担任!

  下至九卿。

  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了。

  九卿之位,各有正、左、右三个掌事,各有负责的内容,也各有直属的上司三公。

  这其中。

  治粟内史的地位略高于其他,少府中有独立的军械司受太尉府管辖。

  他想要为大秦重新立法,就必须要搞清楚这整个朝堂结构的权柄。

  右相之下,通通不用去管。

  这一点,不用他去考虑,秦法的事情,李斯切割的非常明白!

  少府之下有掌管官府手工业的工部。

  御史大夫之下有掌管图文造册典籍的藏书令。

  太尉府之下有掌管军纪的军纪部是隶属于太尉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