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下官遵命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赵国面对我秦国勐攻,随即向韩魏楚求救,毛遂自荐行楚国说动了楚考烈王,于是,自长平之战之后,楚国拖着大半个国力远行救赵,考烈王强楚抱负未能实现。”

  “自考烈王之后,春申君擅权立子,楚幽王,楚哀王皆为庸碌之辈,甚至令楚国一度内乱,国力更不如前。”

  “楚国屈景昭三族之根深蒂固,这是任何一个楚国君王都无法撼动的!”

  “直到考烈王之子,始皇十九年,楚王负刍谋划刺杀夺权,杀死了继位不到两个月的楚哀王,继承楚国君王。”

  “负刍继承考烈王遗志,立志中兴楚国,在继位之后,问策于诸多门客,何以强楚?”

  “这其中就有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自信道‘楚国之弱,弱于世袭之贵,王令不出国都,吾王此生强楚无望!’”

  “这个少年,便是十五岁的虞子期。”

  “楚王负刍视虞子期为国士,谋划废除爵位世袭制,然而怎料,消息走漏。”

  “随即屈景昭三族向吴中虞氏施压,虞子期便被虞氏押回吴中,废爵位世袭一事,在楚国一点浪花都没有翻起。”

  “而我秦国大征天下之势势不可挡,李信二十万大军伐楚,屈景昭三族还在以旧有之思割地求和,陛下只与楚国虚与委蛇,李信一路勐攻不下。”

  “这时,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暗中离开了吴中,偷偷见到了楚王负刍,提出了策反正在陈郢安抚楚民的昌平君熊启,此事也是后来调查之中才有发现。”

  “熊启的叛变令人始料未及,李信伐楚大军大败而归,陛下随即下令平叛,熊启退走江淮之地。”

  “自后,陛下令王老将军携举国之兵伐楚,破寿春,俘楚王负刍。”

  “始皇二十四年,虞子期又携带楚王负刍之遗旨拥护熊启为楚王,提出以大江为屏障,吴越为根基之地的经略,并出具一系列休养生息之策,只是不等这些政令推行,陛下便令蒙武将军攻兰陵,熊启战乱中连尸首都没有找全。”

  “事后,这虞子期又回到了吴中,想要以虞氏之名望反秦,却被其父得知后驱逐出吴中。”

  “后来这人不知道经历了什么,竟然亲近陛下,陛下第三次南巡至博浪沙之时,扬言自己有治国良策要面陈陛下,提出了暴政天下,以民为重种种经略,其核心还是废除爵位世袭制,父父子子无穷无尽世袭令国家臃肿不堪,虚浮在内。”

  “大律令也该明白,废除爵位世袭制对我秦国而言也意义非凡,况且还有废分封一事,陛下便没有采纳,虞子期便招摇着离开。”

  “可大概也是机缘巧合吧,天佑陛下,陛下的马车仅仅快了分毫,博浪沙刺杀滚石正中陛下副车,陛下相安无事。”

  “随即陛下震怒,天下捉拿刺客。”

  “这虞子期,便是在那时被抓,不管虞子期有没有参与那场刺杀中,其出现的时机的确巧合的过分,便被陛下给抓了扔在了阿房宫的刑徒中。”

  听着冯世杰事无巨细的说着,嬴城不由的感慨,也难怪会了解的如此清楚。

  算起来这虞子期的年龄也就二十九。

  但这经历。

  也算是传奇的一生了。

  十五岁啊!

  “若不是大律令今日提及这人,此人已经被遗忘了,每天刑徒都在死成百上千的人,这虞子期能活着已王负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