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外事内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关于贺兰守将,刘邦不得不重新思考人选,最终决定让博阳侯陈濞去守贺兰。这几日里,关东徙民的事情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萧何丞相和几位处理这件事情的大臣们对皇帝说这几日有大队移民陆续的进驻长安城,按照原先设定的方案,将这些移民暂且安置在长安城南,暂且归置新丰县和白鹿原旁边。刘邦很满意萧何的做法,对此无甚意见,笑呵呵的抚其背称赞丞相的贤能。君臣数人出了长安城东门(高祖时长安城墙未修葺,所以只能按东西南北来称呼宫门),上到一个塬上,君临天下的看着陆陆续续迁徙过来的关东人,脸上出现一丝成功的笑意,但是很快他却蹙起眉头的撇了撇嘴,摇了摇头。

  “陛下为何摇头?”萧何问。

  刘邦放眼高塬尽头,似有感叹的说,“土地田宅的问题,丞相解决了么?”

  萧何上前拱手道,“臣已经按陛下之意下令开放一些闲置的苑囿园林,陛下的‘与利田宅’大体无甚问题。”

  刘邦长长的呼一口气,将双手背后,咬了咬牙关,眯细起眼睛深邃的看着高塬远处。长安的土地是一定的,如今萧何按刘邦之意重新划分关内所有的土地,对于曾经跟随刘邦打天下的那些长安军卒们,刘邦是需要优先考虑他们的优惠的,这些军卒只有少数已经成为了关内的豪强大地主,大部分军卒成为拥有一小部分土地的自耕农或者根本没有土地的佃户雇户。关东六国旧势力以及一些地方豪强势力也是刘邦较为上心的对象,他们迁来关内,必是要照顾到他们的利益,平息他们迁徙所生的怨气,于是颁出‘与利田宅’的优惠政策对迁徙来的关东人实行优惠。

  刘邦方在恍惚思忖间隙,陈平上前拱手道,“绛灌二位将军巡视长安这几日,抓了不少的盗贼,他们以盗为生,从事已久,和最近关中兴起的盗贼不相同。二位将军想着最近关东徙民,很可能那些盗贼会趁着这个时机蠢蠢欲动,果不其然,大部分盗贼选择贵族陵墓进行挖掘偷盗,周将军灌将军命人埋伏在陵墓周边观察,数天之内竟有千数盗贼落入他们手中,前日刚刚处以斩刑。”

  刘邦看了看陈平,思忖陈平忽然说起盗贼必有弦外之音便问陈平,“君侯想说什么?”

  “日后若是抓住继续偷盗的盗贼不必处死,修建长陵的人虽有关东关内的罪奴却大部分是服徭役一月的关中关东子弟百姓,可以将百姓逐渐的退换下来,让这些戴罪之人修陵,鼓励那些修陵的百姓赴边塞,免其徭役赋税,比起修陵,我想他们更愿意去边塞。边塞马上就要开关市,匈奴与汉家的人必定会有所沟通买卖,皇上可以对除死刑之下的人进行一次大赦,鼓励他们充实边塞,给与他们马匹牛羊,这样他们必定会放弃原来的土地去边塞,可以解决部分土地问题。另外近一年来,长安城的一些高官地主家里奴仆又过多起来,我们可以强制他们免放奴仆,将这些奴仆也归放边塞,免其徭役赋税,然后进行重新划分土地,这样应该差不多了。”

  刘邦听得点点头,旁边的萧何也听得颇有道理,暗自倾佩陈平对一些措手不及的事情的处理,冷静有效。刘邦低头不言,脚尖踢了踢地上的石子儿,不知心中想起何事竟哈哈大笑一番,萧何陈平面面相觑一通愕然瞧着忽然大笑的皇帝,刘邦对他俩道,“那些马匹,冒顿给朕的马匹……”终于忍不住便又哈哈大笑补充道,“全是公的。”说罢继续仰头朝天哈哈的笑起来。萧何陈平一听,各自一怔,相互对视一眼,继而也‘噗嗤’一声大笑起来。君臣三人的笑声响彻塬上。

  原来,自刘敬和随何再次去了匈奴之后,刘邦曾叫人安排出四百头马匹交放边塞,修筑马苑继续繁衍,以随时供应汉庭可能出现的紧急事件,比如镇压关东六国可能兴起的叛乱,就可以北上将这些马匹全部用作战时精骑,边塞的人也可以被征用成为军卒,如果匈奴进犯,这些边塞上的民众也可以化民为军进行抵抗。不料,刘邦想的这些有一点小麻烦,太仆夏侯婴和太仆丞禀报说是集中查马的好坏病弱时,无意间发现这些马全部都是公的,令夏侯婴和太仆丞大吃一惊,于是赶紧报告给刘邦。刘邦听了也是当即一愣,微挑眉梢思忖半晌,就说当初冒顿怎么会给自己这么多马匹,原来这些全都是公马,不能繁衍,表面上算是对汉家的重大礼仪,私下想的却是断绝马匹的繁衍。刘邦知道冒顿何意便当即大笑起来,说起此事本该生气,刘邦却忍不住的笑,自咐冒顿想的这招挺绝的,好在冒顿也没受利,公主被李代桃僵却不知道。刘邦与冒顿可谓两个耍心机的君主斗智。好在汉家不是没有马匹,只能说是很少,不至于一匹母马都找不到,不至于了踢地上的石子儿,不知心中想起何事竟哈哈大笑一番,萧何陈平面面相觑一通愕然瞧着忽然大笑的皇帝,刘邦对他俩道,“那些马匹,冒顿给朕的马匹……”终于忍不住便又哈哈大笑补充道,“全是公的。”说罢继续仰头朝天哈哈的笑起来。萧何陈平一听,各自一怔,相互对视一眼,继而也‘噗嗤’一声大笑起来。君臣三人的笑声响彻塬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