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充实关中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刘邦稍作思考一下,还是决定日后立刻拨派少量军队奔赴边境,和边境上的长久扎住军队合为一股力量。

  刘敬想起了去匈奴且回来长安的时候都曾看见匈奴南部的两个部落楼烦和白羊距离长安非常近,且越来越南移,致使距离楼烦白羊部落近处的村落人民一家一家的搬迁,也不管汉朝廷抓住他们这些随便搬迁之户该有怎样的惩罚,再也无法忍受蛮狄部落的侵扰。一路上看去甚是苍凉,村落破旧,蜘蛛结网,门扉大开,院落被吹风吹得满地狼藉,荒无人烟的样子让刘敬不敢相信这是大汉土地上的景象。再看看附近的农田,即使有闲置的农田,即使看起来应该会很肥沃,由于没有人耕种全都荒芜了,被荒草取代,在寒风中骄傲的挺身着。

  再者就是,刘敬走的这条道路就是当年秦始皇修建的通往长城边界的直道。宽敞通达,没有任何阻碍,还很平坦,这就是官道,自己去匈奴也就慢悠悠的行走了两日半的时间,还带着一路上的到茶馆中休息的时间,若是速度快点,一日一夜便能到达匈奴边境。想到匈奴毕竟是个马背上的国家,若是派遣骑兵来袭长安,一日夜也可到达,就算是在边境驻扎的军队发现了匈奴的行迹,到那时也来不及了。况且关中人口本来就少,关东人口却是关内的六七倍之多,若是北部受到匈奴袭击,且关东又有趁势作乱的人,那么关内就很危险,八年夺来的天下就会付之一炬化为烟灰,天下又会回到秦末那样,遍地武装起兵争霸,造成又一轮的杀戮,给人民带来新一轮的灾难,更别说经济文化的萧条了。

  想到这些,刘敬吓得一身冷汗袭背,打了个冷颤,又出班回奏道,“皇上,臣有个建议。”

  刘邦方有了准备散朝之意,听刘敬如此说,便又坐下来隔空示意刘敬继续。

  “匈奴河南的两个部落,楼烦和白羊距离长安最近的也就七百里路,若是匈奴轻装骑兵也就一日夜可以到达关中,关中久经战火,经济凋敝,人烟稀少,土地却很肥沃,臣认为可以充实一下。当初各地诸侯起兵发难时,若不是有齐国的田氏各族以及楚国的屈昭景三大宗族的参加是不能兴盛起来的,如今虽建都关中,但缺少人口。北边近胡寇,东边又有六大旧贵族势力,一旦发生什么变故,陛下是不能高枕无忧的,臣希望陛下将齐国的田氏各族,楚国的屈昭景三大宗族,以及燕赵韩魏等国的后裔,以及富者名流迁居关中,掌控在京师脚下,关内无事,可以防备匈奴;若是关东诸侯叛乱谋朝,也可以率领他们东击叛乱者,从而加强中央皇权削弱地方崛起的潜在势力,臣认为此乃良策耳。”

  刘邦目不转睛的听着刘敬加强关中势力的策略,越来越有了兴趣,刘敬此说正是充实关中的最好办法。若大悟一般猛拍额头,脸上逐渐有了满意之色,很是同意的情不自禁的连连点头称好,沉醉这样的提议,瞧见下边的大臣们也是对此策略称赞至极。

  刘初各地诸侯起兵发难时,若不是有齐国的田氏各族以及楚国的屈昭景三大宗族的参加是不能兴盛起来的,如今虽建都关中,但缺少人口。北边近胡寇,东边又有六大旧贵族势力,一旦发生什么变故,陛下是不能高枕无忧的,臣希望陛下将齐国的田氏各族,楚国的屈昭景三大宗族,以及燕赵韩魏等国的后裔,以及富者名流迁居关中,掌控在京师脚下,关内无事,可以防备匈奴;若是关东诸侯叛乱谋朝,也可以率领他们东击叛乱者,从而加强中央皇权削弱地方崛起的潜在势力,臣认为此乃良策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