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长陵之行(中)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长陵离长乐宫和未央宫不算远,过了渭水再走半个时辰就到了。车驾慢悠悠的走了一程,车里刘邦带头哼着家乡沛县的歌儿,“红日落兮鸠雀儿回,高山静兮猿声吠,囱烟起兮小儿欢,明花嘻兮待尔归……”樊哙周勃等人也都跟着哼唱起来,陆贾灌婴不是沛县人不会唱,听皇帝他们唱的歌高亢而富情愫,陆贾灌婴拊掌称赞。‘驾——’的一声,赶车的夏侯婴往里说道,“过渭水嘞。”刘邦掀起帘子一瞧,美丽清澈的渭水哗哗的流着,车子行过渭水石桥,顿时桥面迎来一股凉风,刘邦又放下帘子打个冷颤,搓着双手咬牙道,“果真冷了。”又走个大约二里地已模糊的瞧见长陵;已然可以看到高耸的咸阳原顶部突兀着;已然可以感觉到修建长陵的工人们低头躬身分工明确的做活,彼此之间不语,只为自己的工作不出差错就好;已然可以看到工人们每日每夜忙进忙出疲惫的身影;已然看到长陵的人面无表情弓着腰子低头做工的沉闷场面;已然可以想象到他们辛劳背后那些在家等待丈夫或者儿子的女人和老父老母们。

  车子行到了长陵口,前方是个不太陡的山坡路途崎岖不好走,夏侯婴掀起帘子告诉了里边的刘邦,刘邦准许在这儿下车。夏侯婴跳下了车驾,掀开帘子等待他们下车。王陵周勃他们先下立于车子左右恭候刘邦,大家都下去了刘邦才从自己的銮驾里缓步出来,刚探出头就仰起细看着长陵周边的一切,将手搭在额前看了看咸阳原的上空,一片澄明一片湛蓝,冷冽的寒风里夹杂着清新。刘邦捋髯呵呵的笑了笑,然后在夏侯婴高起等人的搀扶下下了车驾。

  拽拽身上的玄黑色且领口绣着飞跃的腾龙纹理的风袍,突兀的说一句,“真是个好地方。”转身眯细着眼睛看了看身后的远处,正是与长陵正对着的未央宫,霎然间长安城都尽收刘邦眼底,偶有丝丝炊烟飘然升空;偶见枯树杈上乌鸦秃鹫‘哇——’的叫着扑棱几下翅膀又钻回巢中;偶有树叶被风吹的萧萧而下。再看看东部,正是关东广袤地区,仿佛越过黄河越过函谷关,仿佛看见了关东所有人都在对着自己朝拜。

  刘邦指向了眼睛看去的方向对身边众臣们说,“这个地方选的甚好,风景极佳且对看未央长乐二宫,对看整个京师长安。”颇为喜欢自己的说辞,又邪笑道,“还可以俯视关东六国,你们说这个地方不佳么?”

  众人皆拱手弯腰曰‘甚好’。刘邦这才真正喜悦的仰天大笑了,捋着美须髯笑眼眯眯的往长陵那边走去,左右两边由王陵周勃陪着,身后跟着高起陆贾樊哙灌婴,六个人依然按着文左武右的在朝顺序走着。一路上说说笑笑,说一说最近的状况,说一说长安转为兴盛的喜悦,笑一笑微时各自的好笑之事。诸如樊哙怎样屠狗,卖的狗肉缺斤少两,惹来沛县众乡绅豪杰以及一些老百姓的反感厌恶。记得有一次由于少了几两肉,一干人追的樊哙满街跑,最后还是多给了几两肉息事宁人,被警告再如此的话,就把他和他的媳妇儿儿子赶出沛县。诸如周勃织的席子刚用没三天就散架了,别人寻来算账,周勃已经逃之夭夭,几天后回来,没想到一些人还堵在门前不肯罢休,周勃只得好言好语的赔礼道歉,众人才在喋喋不休的骂声中逐渐散去。几个人说笑着当年的糗事笑红了脸。

  走过黄色的沙丘,走过崎岖的小路,走过看似无主的废弃农田,终于近距离看到了长陵。早有人探得皇帝已经来到长陵,于是刘邦一出现,大家‘呼呼啦啦’赶紧停下手中忙碌的活计,无论老少纷纷疾步趋来跪在他的脚下行稽首之礼,皆曰,“皇帝陛下长乐未央千秋万世。”黑压压跪了满地,山呼滔,捋着美须髯笑眼眯眯的往长陵那边走去,左右两边由王陵周勃陪着,身后跟着高起陆贾樊哙灌婴,六个人依然按着文左武右的在朝顺序走着。一路上说说笑笑,说一说最近的状况,说一说长安转为兴盛的喜悦,笑一笑微时各自的好笑之事。诸如樊哙怎样屠狗,卖的狗肉缺斤少两,惹来沛县众乡绅豪杰以及一些老百姓的反感厌恶。记得有一次由于少了几两肉,一干人追的樊哙满街跑,最后还是多给了几两肉息事宁人,被警告再如此的话,就把他和他的媳妇儿儿子赶出沛县。诸如周勃织的席子刚用没三天就散架了,别人寻来算账,周勃已经逃之夭夭,几天后回来,没想到一些人还堵在门前不肯罢休,周勃只得好言好语的赔礼道歉,众人才在喋喋不休的骂声中逐渐散去。几个人说笑着当年的糗事笑红了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