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关中盗贼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管岫岩方走不过两日,刘邦登高望远皇城阙外,却瞧见尽头处一片毫无生机之气。行走于内城之中安静的立于枯树之下,仔细听听城外,也没听见街上人们的吆喝声儿,加上已是入冬时节,看哪儿哪儿都是万物具灰,不见一点绿意,一切显得死气沉沉。宫内无事,刘邦回到宣室殿吩咐谒者,召见丞相等几位大臣。

  下午,丞相萧何,绛候周勃,颍阴侯灌婴,以及安国侯王陵奉诏入宣室殿。几人脸上愁容密布,萧何与其他人规矩的站在下方,刘邦蹙着眉坐在榻上,一手捏着额头画着圈看着殿下的人。殿中除了这主要的几个人物,还站立着长安城的县令以及一个职位是三老的上了年纪的老头,他们也是奉诏入宫,比萧何他们还早来一步,已等候在宣室殿。看到真实的皇帝隆准而龙颜,果是有帝王之相,紧张的直打哆嗦。

  对于长安县令以及三老的到来,萧何与其他几位同僚都没想到,今日见到皇帝把下边的官吏也召进宫来,心想皇帝是要问他们最近长安的大小事情了,觉得皇帝果真办实事,心底觉得皇帝英明。

  对于两个不同阶级的官吏,刘邦首先给他们作了介绍,他们对彼此拱手深深一躬。互相认识之后刘邦也说明了此次将他们召进宫的原因是想听听下边官吏反映的长安真实情况,看他们对于关中最近发生的重大事情是如何做的。萧何他们深明此意,打心底佩服。

  刘邦坐于榻上,手一挥,叫大家各抒关中这几日之见,不论大小事皆可上报。

  长安县令见到皇帝便想着出彩一把,上前一步拱手作揖朗朗道,“皇上,最近关中地区盗贼猖獗,屡屡危害乡里,百姓不堪忍受,屡有搬迁之户逃往巴蜀或关东,天子脚下如此猖狂,况权不能制地者岂不甚乎?”又说,“臣已经做了防备,仍然不止,如何?”

  刘邦一声不吭呼着粗气沉着脸冷眼瞧了萧何他们,又略微的在长安县令和三老身上停了停,上下嘴唇纠结的抿到一起。

  “皇上,不止偷盗这么简单,强占民女,更甚时则放火杀人……”县令旁边的三老继续说,未说完便心下一亮猛然后退一步站回原地,不明皇帝脾性,更瞧见皇帝蹙眉黑面便不敢多说。

  刘邦瞅一眼三老又不吭声侧倚在榻边眯细起眼睛一副沉思。萧何身边的周勃又出班奏道,“对于严重的盗掘之事,臣还听说,最近秦始皇陵屡遭被盗,虽是陛下称帝以来,下诏看守秦始皇陵,但是皇陵内部的金银玉器一直是盗贼之所欲,所以他们对于律法却是冒着生命无视。”话罢脸周勃也是小心谨慎的看了一眼上座的刘邦。

  刘邦黑沉着脸火气将脸憋得通红,脸上满是反感愤怒之容,手捏的咯吱作响重重的锤在面前的几案上,震得案子上的竹简抖三抖,大声斥责一句,“竖子!敢欺朕之苍民,不使之伏法,朕何以谢民?”斥声震天,吹胡子瞪眼,包括萧何在内的高级官吏都不敢言语,恭敬的站立一边,躬身低头。

  刘邦含怒一手指着萧何忿然说,“丞相,对此,你的律令中该当如何?”

  萧何闻言忙上前一步,拱手一揖,“对于盗掘一刑,罚罪有轻有重,轻者司寇戍边,重者或弃市或腰斩。”

  “斩斩斩,不斩何为?”萧何话音刚落,刘邦便接着话柄不歇气儿的挥着手说,听不得有人给他捣乱,一听便觉得心烦来气。急着挥手要萧何照做,对那些盗贼们统统处以斩刑,不论他们盗掘的轻重。

  萧何心底斟酌面露难色,转头看了看王陵,周勃以及灌婴他们。王陵立刻明白了,与萧何对视一眼便上前一步,拱手作揖,“皇上三思,海内久经战火,人口仅于战国以来十之二三,锐减之甚。关中又是大都,人口却不及关东,北部又临匈奴,人口不足之余,更无戍边之反感愤怒之容,手捏的咯吱作响重重的锤在面前的几案上,震得案子上的竹简抖三抖,大声斥责一句,“竖子!敢欺朕之苍民,不使之伏法,朕何以谢民?”斥声震天,吹胡子瞪眼,包括萧何在内的高级官吏都不敢言语,恭敬的站立一边,躬身低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