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解决隐患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翌日,刘邦草草的在长信宫里吃了早膳,便去未央宫前殿处理朝政。

  待他进到大殿,群臣已经拿着笏板在等候他,看大臣们尤其是丞相眉心紧锁的样子,仿佛今天又有什么事,刘邦匆匆的扫视着殿内群臣的面容,双手背后便疾步上了龙榻。

  群臣跪地山呼,“皇上长乐未央千秋万世。”

  “起。”宦官在边儿上一抬手,召唤群臣起来奏事儿。

  “皇上,臣有事要奏。”丞相萧何第一个出班奏道。

  刘邦点点头,手一抬叫他说话。

  萧何弓着老腰启禀道,“昨日亥时,臣接到一个消息,雁门郡郡守于三日前清晨寅时过世,郡守之位空缺。原本雁门郡守应由代国王添置,无奈代王殿下未至就国,还请皇上裁夺,不知皇上是否有安置雁门郡的合适人选。”

  刘邦轻声‘哦’了一下,眼睛一瞥萧何,坐在龙榻上的屁股动了动,一手微微捏着下颚,小眯着眼睛,思忖了一番正色道,“这个事,雁门郡守去的有些突然,朕怎么可能知道他这个时候离世呢?至于雁门郡守,朕思考两日再说吧。雁门居北地,与代郡毗邻,西有云中郡,这三个郡乃是北边的屏障,非能者不能任也。”

  萧何看了一眼刘邦低头默然不语,站立原地。群臣异动,小有议论之声。

  刘邦双手举至空中做安抚之状,群臣安静下来。刘邦微挑眉梢,见萧何原地不语便道,“丞相难道有合适的人选么?快些说来。”

  萧何微微一揖,往左右群臣间看了看又道,“倒是有两个人,一个广平侯薛欧,一个清阳侯王吸。此二人皆是曾经跟随陛下出征讨伐大秦和项籍的大将,后又陆续跟随陛下伐韩王信等,雁门郡位居北边,时有匈奴侵袭,选一武将镇守雁门,臣认为可行。”

  刘邦听萧何说的话感觉有些道理,无意识的点头认可萧何的话,雁门确是与匈奴时刻纠缠,匈奴常常骚扰雁门和云中郡,非武将不能任选也。但是又细细一想,觉得颇为欠妥,武将的性格难免有些暴躁而缺乏智谋,非有用的长久之策,便又无意识的摇起头来,殿下大臣颇为迷糊,不解皇帝到底何意。。右手来在太阳穴边画圈圈儿,眉毛挤在一块儿,忽然眼前一亮,脸上迸出喜色,思忖一番后端正了身子,清清喉咙道,“丞相说的不无道理,只是治郡治国不能独选武将或者文相,二者并存才是长治久安,丞相说呢?”

  萧何一听醍醐灌顶,一双老眼顿时明亮起来,弓腰作揖称道,“陛下所言甚是。”

  至于当事人薛欧和王吸两个人是否愿意,他们倒是没有表现出来,二人面容平静的当班站着,听着丞相和皇帝的讨论,时不时的一瞥皇帝和丞相,嘴角稍稍微动,欲言又止。

  “薛将军和王吸将军都是将才,不分高下,只是雁门郡守只有一个人,朕如何分派好?”刘邦瞧瞧王吸又瞧瞧薛欧,一直在他二人之间徘徊不定,面露难色纠结起来,倒不是真的纠结,只是派谁都不好。两个人都是汉庭中央的将领,一时遣派到地方,又是与胡人相邻的雁门郡,任谁也不愿去。刘邦不愿直接说出将领的名字,只好做出为难之样叫他二人决定,便将右手又搭在额前,露着两条缝儿偷瞄着王吸与薛欧二人。

  王吸与薛欧二人互相转脸一瞥彼此,又同时抬眼往上一瞥正在为难的刘邦。

  雁门和汉庭中央,他们心里当然会选择在中央做高官,谁也不愿意去极北之地,况且那是与匈奴接近的地方,时时会遇到匈奴的侵袭,时时不得安生。

  刘邦陷入两难,大臣们也不好说什么便低头不语。否愿意,他们倒是没有表现出来,二人面容平静的当班站着,听着丞相和皇帝的讨论,时不时的一瞥皇帝和丞相,嘴角稍稍微动,欲言又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