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澎湖大捷(第三更,求月票)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614章澎湖大捷(第三更,求月票)

  这种管辖蒙古部落的方式,并不是朱由校发明的,是全盘照抄满清统治蒙古的盟旗制。

  所谓盟旗制度,是最大程度保留了蒙古贵族的利益基础上,加强中央统治的一种方式。

  其规定各蒙古贵族享用于本旗的牧场、山林、土地等财产拥有所有权。还不用像内地省份一样,向国家缴纳赋税,并且他们还会领着朝廷对其的赏银。

  他们义务也很简单,就是效忠朝廷,承担兵役和羊、马军,为朝廷作战提供了兵力。因此这种制度在满清的武力推行以及对蒙古贵族的高额收买下,成为统治蒙古极其有用的手段。

  有成功案例在前,朱由校自然不会不好意思,直接全盘照抄。

  虽然他知道大明推行起来肯定没有满清那般顺畅,其中肯定会有些问题,但是先推行,哪里不适合再改良也是可以的,而第一个推行的地点便是翁吉刺特部。

  “此事事关重大,等辽东战事完毕以后,就让熊廷弼尽快推行此事,翁吉刺特部的阿尔寨台吉不愿意,那就换愿意的来。

  对待蒙古一定要恩威并施,切不可太过于好了。翁吉刺特部享受了我大明那么多好处,现在也该有所表示了。”

  在场众人见皇帝已经有了通盘筹划,自然也不会反对,当即点头称是。

  朱由校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提高威望的机会,不仅亲自前往宗庙祭祀,还特意下诏大赦天下。

  如此种种算是让百姓也感受到了辽东大捷给其带来的好处了。反正朱由校把机会给出来了,至于有多少能够抓住,就不是朱由校能决定的了。

  想到这里,朱由校不禁想起不久之前给自己送来的一个题本。

  这封捷报是闽浙总督袁可立递上来的,其内容也十分简单。就是闽浙水师总兵沈有容率领两百余艘大小战船,大胜盘踞在澎湖的荷兰人远征舰队。

  他先以上百艘船只快船突进,围住荷兰人的十艘战船,在摧毁两艘后,让明军顺利在澎湖最大岛大山屿登陆。

  据他所知,这是目前上世界最大的海船之一,这种帆船载重量大,造价便宜。算是欧洲人横跨大洋,运输物资兵马的主要船只之一,无论是海战还是探险都是极其合适的人选。

  如此荷兰人的火器部队再精良也无济于事,只能与明军肉搏。但数量远远超过荷兰人的明军,最终还是攻入荷兰人的工事。

  对于科尔沁、黄台吉等部事情处理完以后,这辽东大捷的事情才算汇报完毕。

  里面说,受朝廷招安的日本海商李旦也来到了北京,与郑芝龙见面。

  既然现在俘虏了五艘,他为了扩充闽浙水师的实力,就斗胆向朱由校进献四艘,剩余一艘留在闽浙,供造船厂仿制。

  此战荷兰士卒算是全军覆没,其中五百多人战死,六百多人被俘虏,其中包括其舰队司令杜拉克,更包括五十名日本雇佣兵。而荷马的主要船只之一,无论是海战还是探险都是极其合适的人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