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梁盛结亲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静安皇后去得早,先帝不放心将年幼的官家交给别人,便把吴大娘子的祖母召入宫中,伺候衣食起居长达八年。

  官家是爱屋及乌,吴家又实心任事,这才有了后来的体面。

  而这位勇毅侯独女又是从小养在宫中,由静安皇后一手带大,这便是两家的渊源所在。

  更何况,这位盛老太太年纪轻轻就没了丈夫、儿子。

  本来以她的身世背景,另寻他人改嫁也没人能说什么,可她宁愿与娘家断绝关系,也要独自抚养庶子成材,供其读书科举,为其求娶名门,这才支撑起了盛家家业。

  如此人品贵重,汴京女眷谁人敢不给她竖个大拇指?

  有这么多层关系在,是以吴大娘子一听是盛老太太的孙女到了议亲年龄,立马就动了心思。

  先是给汇丰钱庄扬州分号的吴长笠掌柜去信,打听情况。

  后来更是打着巡视钱庄的由头,带着吴晔亲自去了一趟扬州,拜访盛老太太的同时,也让两家彼此相看相看。

  盛紘、王若弗一听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富户,堂堂永昌伯爵府的世子前来求亲,早就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哪里还顾得上那个早就没落的忠勤伯爵府袁家,恨不得立即就同意。

  倒是盛老太太觉得家世什么的都属次要,关键还得看人品。

  她自己嫁的个探花郎风流成性,因此不想让自己的孙女吃和自己一样的苦,所以始终咬着不吐口,只说再看看。

  实则已经派人去汴京打听情况,了解清楚了再做打算。

  吴大娘子知道这种事,急不在一时,所以和梁晔商量了之后,把梁晔一个人留在扬州,自己则乘船回了汴京等消息。

  且说梁晔也是个妙人,他那日去盛府拜访便已相中华兰。

  回来后又听了吴大娘子的劝说,知道娶到华兰的诸般好处,于是更加坚定了要娶华兰的心思。

  独自在扬州的那段时间,每日除了被人监督着读书习武,应付秦昊留的功课,差不多所有的时间都扑在了钱庄上,并且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竟然对做生意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此之外,不但从不踏足烟花之地,连日常应酬也能免则免。

  反倒是经常地找由头去盛家拜访老太太,隔三差五使人送些新鲜吃食物件,倒是让盛家对这个女婿人选愈发满意。

  又过了一段时日,盛老太太派去京城的人有了回信。

  先是说了些梁家这些年的情况,无非就是老伯爷已经退了,安心在家养病,如今是几个儿子支撑家业。

  几个儿子当中,数庶长子梁昕和嫡六子梁晗最为出席。

  一个年纪轻轻就中了武举,如今在殿前司当差,很受器重;一个被官家选去陪着鄂王习武,未来必定可期。

  倒是这位册封世子的嫡二子梁晔,好像没大出息的样子。

  不过梁家长房一系对子嗣的管教十分严格,梁伯爷四个儿子,各个院子搞得像军营一样,别说是陪房的丫鬟了,就连女使婆子都是一概没有,外面也没听说有什么风流账。

  听了这番回信,老太留在扬州,自己则乘船回了汴京等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