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钱庄生意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整个年关下来,秦昊觉得比平时习武读书还要累人。

  除夕夜陪在父母身边守岁,一晚上就没怎么合眼,第二天天不亮就去祠堂上香祭祖,忙到晌午。

  之后,便是挨家挨户地到处走动,各种拜年了。

  像英国公、襄阳侯这样上了年龄的长辈,或者家族有老人尚在的勋贵之家,永昌伯身体不好无法亲去,只能有吴大娘子代劳才算不失礼数。而像宁远侯、忠勤伯这样与永昌伯年龄差不多的,则是由子侄辈的前去拜年。

  往年这都是梁昕、梁晔的事,轮不到年纪尚幼的梁晗。

  然而,今年梁伯爷似乎有意提升这个嫡次子在京城勋贵人家之间的分量,改由梁昕和秦昊一起去拜年。

  于是从大年初二这天开始,秦昊便忙碌起来。

  跟着梁昕,有的时候是送完了年礼点个卯就走,有的时候要客套寒暄半天才起身告辞,再转去别家。

  好不容易挺过了初七,京中官宦之家基本全都拜完年了。

  结果还没等他喘口气,又被吴大娘子叫了过去,打听了一番才知道,原来是之前吴家的那些掌柜们来了。

  大概是在三、四年前,吴家老太爷与儿子相继过世。

  由于没有子嗣可以承继,因此吴家偌大的产业,全都归入了老太爷独女,吴大娘子的名下。

  然而吴大娘子毕竟是个女儿身,没有办法抛头露面。

  更何况他们经营的都是皇家生意,赚来的钱至少有一半的利要上交内帑,利润若是下滑也是一件祸事。

  是以吴大娘子禀明了官家,将其中的绝大部分转手出去。

  只留下了一个遍布大宋各州府的钱庄,交给几个经年为吴家卖命的掌柜打理,起码是个营生。

  这个时候的钱庄并不像后世那样往外借贷放款。

  所经营的项目基本上只有兑换一种,也就是将客人手中只能其他州府流通的钱兑换成可以在本州府流通的钱。

  中间抽取一定比例作为利润,盈利空间非常有限。

  对此,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怎么同样是朝廷发行的铜钱,流通上还有地域的限制了?

  没错,还真的有地域限制,而且也是因为钱荒闹的。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铜本位”,隋唐之前还无所谓,毕竟当时的商品经济不是十分发达,对于钱的需求量不是很大。

  可是到了宋朝,朝廷鼓励工商业发展,商品贸易频繁。

  于是,华夏缺铜,市面上钱荒的问题就显现了出来,逼着朝廷不得不各出奇招,想尽办法去解决。

  可是,如何解决呢,那当然要寻找问题的根源。

  于是,分析来分析去,无非三点原因:第一,缺铜;第二,权贵富户屯钱;第三,流往周边国家。

  缺铜,客观原因,解决不了;

  屯钱,权贵富户惹不起,也解决不了。

  那剩下的,就只能在防止铜钱外流上想办法了。

  可这个也很难,因为铸造工艺的问题,周边国家都喜欢使用铸造精美的宋钱,反而本国发行的货币被嫌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