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六章:燃烧弹比炸弹要划算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过百里秀看着越来越近的b-29轰炸机却是没有丝毫的担心。

  因为百里秀可不惧怕这架轰炸机,他的手里可是星耀级别的狙击炮。

  不论是威力射程还是精度那可都比在长津湖世界里所背的那把黄金级狙击枪要好多了。

  三十毫米的口径,再配上高爆弹,百里秀相信绝对可以让眼前越来越近的b-29轰炸机一发入魂。

  就在米军狙击手杰克等人等着轰炸机进行轰炸的时候,他们的步话机里却是响起了他们连长的声音。

  只见这位脾气不好的米军连长通过步话机对着杰克吼道:

  “你们赶紧用信号弹标记要轰炸的方位,不然小心连带着你们都给烧成烤乳猪!”

  没错,这次b-29轰炸机所携带的并不是什么炸弹,而是燃烧弹。

  要知道从飞机大规模运用的二战,就会发现大规模的战略轰炸是二战最大的特点之一。这在此前的战争中基本没有,当然之前那是因为飞机的发展根本还不成熟,就比如一战时期虽然已经把飞机运用到了战争中比如用来侦查。

  但是一战里的飞机因为制造技术还不成熟,比如飞行速度慢,载重量轻因此根本无法用来当轰炸机,不过随着一战之后大家都发现了飞机巨大的战争潜力,于是等到二战时各种载弹量几吨甚至斤十吨的也都出现了。

  于是到了二战后期,有战略优势的一方,动辄就会出动上千架轰炸机,一次性携带数千吨的炸弹,单独轰炸对手的一个重点城市或者其他战略目标。

  因为都会对单独的某个城市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等于每次都基本把一个数十到上百万人口的城市基本从地表抹去,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因此这类战略常规轰炸也往往让对手闻风丧胆。并且在历史上留下非常深刻的记忆。

  不过几乎所有二战中后期的战略大轰炸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大规模投掷的炸弹中,燃烧弹的比例远远大于爆破弹的比例。

  有些历史上有名的战略大轰炸,几乎全部使用燃烧弹;有些即使增加一些爆破弹,也是爆破燃烧弹。

  至于为何会如此,首先就是大规模使用燃烧弹,就是要强调后续的纵火效应。也就是轰炸方有意识地对被轰炸方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纵火。通过后续的纵火效应达到更强的破坏效果,来打击对方全民的战争抵抗意志。

  如果是完全地爆破弹,只在爆炸的瞬间对人员和建筑物造成大的破坏。爆炸冲击波过后,则炸弹的危害性就基本过去。

  但是纯粹的燃烧弹或者爆破燃烧弹却不同。燃烧弹爆炸,仅仅是剧烈破坏的开始,后续的持续燃烧和点燃地面的其他燃烧物造成更大规模的持续爆燃才是主要的破坏威力。二战中的大部分城市和居民点。混凝土建筑的比例远远没有几十年后那么多。

  二战期间的大多数民用建筑仍然是以木质结构或者砖木混合结构为主,因此燃烧弹打击的效果特别明显首先就是大规模使用燃烧弹,就是要强调后续的纵火效应。也就是轰炸方有意识地对被轰炸方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纵火。通过后续的纵火效应达到更强的破坏效果,来打击对方全民的战争抵抗意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