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047 对峙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崔将军,你领了禁军左将军的职务,是武将之中的极品;而那秋仪之却只是一个七品的知县,乃文官中的末流。他又凭什么去命令你呢?秋仪之素来胆大包天,做出这样没大没小的事情也并不奇怪。可崔将军位高权重,又为何以他为马首是瞻?”

  殷承良这两个问题,正中要害,是崔楠这样口舌迟钝之人无法正面回答的。于是他索性假装没有听见殷承良的问题,继续装聋作哑。

  殷承良见崔楠这样一幅木讷的模样,实在是拿他无可奈何,只得近乎巴结地说道:“崔将军,你我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为何要在此紧要关头,为难我等呢?是不是崔将军驻跸江南以来,本官招待有所不周之故?若是如此,还请崔将军现在能够高抬贵手,待此事笃定之后,本官定来将军中军大帐之中当面道歉。”

  崔楠摆摆手道:“末将同刺史大人素无嫌隙,大人不要多想。”

  “既是如此,那崔将军还不撤开手下将士,将我等放了出去?改日本官定当登门拜谢!”说罢,殷承良也顾不得自矜身份,抱拳便是一揖到底。

  不料崔楠还是毫不买账,依旧沉默不语。

  殷承良这变见自己说了一圈子话,面前这个崔将军却还是一副水米不近的样子,顿时已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若不是他几十年间养了一身极佳的涵养功夫,否则早已是抓耳挠腮、手足无措了。

  只见殷承良在大堂之中踱了无数个圈子,又走到崔楠面前,说道:“崔将军,本官也不同你讲什么道理——本官是朝廷封疆大吏,三品的江南道刺史,掌管了朝廷三分之一以上的税负收入。秋仪之不过是本官属下的属下,新进还不到半年的七品县官。我就问你一句话,你是站在我这边,还是站在他那边?”

  殷承良满以为自己同秋仪之身份地位悬殊,这道选择题摆在崔楠面前,必定不难选择。

  崔楠也确实是毫不犹豫,开口便道:“依末将看来,必然是秋大人更有理些。”

  殷承良听到这句话,已经是震惊了。

  他统领江南已久,虽然也托着同乡、同年的关系费尽心力努力掌握朝廷动向,然而他却毕竟远离中枢,秋仪之同皇帝是怎样的情分,他更是无从知晓——也因此无法揣摩出为何崔楠会毫无保留地偏袒秋仪之。

  殷承良思前想后,只能想到秋仪之方才出去,是用重金行贿收买了崔楠这一种可能。于是他抛下全部的斯文体面不要,走到崔楠耳边,轻声说道:“秋大人是不是给了崔将军孝敬了?本官愿意加倍奉上,只求大人能给个方便!”

  说罢,殷承良便解下腰间一块小孩巴掌大小的玉牌,塞到崔楠手中。

  这块玉牌乃是用上号的西域和田羊脂美玉雕刻而成,本就十分可贵,又经过数百年几代藏家摩挲把玩,已是温润无比,隐隐间放出养眼的光泽来。

  然而这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在崔楠眼中却没有丝毫价值,毫不在意地递还给殷承良,继续端坐在椅子闭目不语。

  殷承良见崔楠依旧是这样一幅爱答不理的样子,心中愈发着急,知道自己再多说也是白说,于是索性绕过崔楠,对崔楠手下那群堵门的将士说道:“你们这是想要做什么?你们可知道囚禁朝廷命官是什么罪吗?”

  殷承良顿了顿,自问自答道:“是杀头的罪!不,杀头还算轻的,弄不好就是凌迟处死,株连三族!”

  然而这些军士都是崔楠从老幽燕道军中一手带出来的,除了崔楠本人和皇帝郑荣以外,任是谁的面子也不给、谁的命令也不听,又何况是殷承良这空洞的威胁了。

  只见这群官军忆然一动不动地堵住出门口,带着三分嘲弄的表情冷眼看着暴跳如雷的殷承良。

  殷承良见自己的威胁没有起到半点作用,只好低着头无奈地坐回“明镜高悬”匾额之下的交椅,又招过来几个信得过的文武官员,围在一起商议对策。

  好一通商量之后,殷承良又从座中站起,走到县衙大堂门口,冲着外面高呼道:“来人呐!本官有军令下达!”

  沉默良久的崔楠听到“军令”二字,顿时来了精神,睁开眼睛一抬,问道:“殷刺史这是要做什么?”

  殷承良同他手下那群官员商议的结果,便是要凭着人多势众,将崔楠压服下去。他见崔楠这样问话,以为自己计策成功,满脸带着得意的表情说道:“崔将军手下有兵,本官手下也有兵。既然崔将军能命令手下军士堵住大门,那本官一样能命令士卒接我们出去!”

  崔楠听了,冷笑一声道:“县衙已被末将团团围住,殷大人想迟处死,株连三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