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授军功章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翊钧在这五大将朝自己行完礼后,也对这五大将赐了坐,且道:“让诸卿来巩华城行宫见朕,不为别的事,只因接下来营兵扩编的事,要问问诸卿,诸卿皆是带兵的人,当更清楚各要紧处要置多少兵。”

  朱翊钧说着就又道:“眼下,清丈田亩已经结束,增加税赋不少,而因此,先生已向朕奏请,还要取消优免,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之事,故为强大武备,完全可以再加些兵额,而彻底解决枢密使之前所提出的各类隐患。所以,诸卿尽可根据自己用兵实际需要,报上自己需要增加的兵额数字,而不必担心,朝廷能不能给予足饷。”

  朱翊钧明面上是以通知的方式告知于戚继光、李成梁等人,朝廷要取消优免,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

  实际就是在征询这些大将的意见。

  戚继光、李成梁等人也明白皇帝的言外之意。

  只是他们不确定的是,这是皇帝真正源于内心的意思,还是张居正的意思且只是引导皇帝将此意思说了出来。

  但不管是张居正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对于戚继光、李成梁等人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现在是否支持朝廷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新政。

  “启禀陛下,蓟州边军,自奉旨增编两万兵额并整训多年后,已皆熟悉车战,而可守可攻,倒也不需再增兵额。”

  “而协守南兵余下来完全可以作为攻倭之兵力,也不必再增;”

  “若要接下来还要增兵额,臣只请完成谭公未完成之夙愿,即整顿京营和亲军各卫,增加兵额于亲军,并调南兵于亲军各卫协守整训新兵。”

  “至于新增多少亲军卫兵额,臣认为当让枢密院核算出可留多少南兵于京师协守整训后,才能定。”

  戚继光则因此先站起身来,且直接拱手建议让他的戚家军充实皇帝亲军,并整训皇帝的亲军,还希望借此扩充皇帝的亲军。

  朱翊钧听后点首,他知道戚继光这是在表达他支持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意思,不然也不会主张加强自己这个皇帝的兵权,甚至主动要求把自己的兵给皇帝,而希望皇帝信任他的兵,如信他会支持朝廷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决定一样。

  只是戚继光在这么说后,除张居正外,在场的文武大员皆一脸惊骇地朝戚继光看了过来,然后又都看向了张居正。

  但张居正什么都没说,似乎没听见戚继光的话一样。

  李成梁这时也是半张着嘴,半晌都没有说话。

  朱翊钧因而不得不主动问李成梁:“李卿家,你呢?你辽东难道不缺兵,如果不缺兵,怎么虏贼王杲余孽现在都还未剿灭干净?!”

  李成梁听后忙匍匐在地:“陛下圣明,的确是缺兵所致!”

  李成梁必须承认朱翊钧圣明。

  因为他可不敢承认他是在故意养寇。

  “既然是缺兵,那就要说嘛!”

  “你不说,谁知道?何况,朕又非不明之君,伱有什么不敢说的。”

  朱翊钧这时说了起来,且也让李成梁平了身。

  李成梁谢恩后,就解释道:“臣初次面圣,颇惧帝威,也就一时失态,还请陛下恕罪!”

  “至于所缺兵之事,臣也曾在辽东同抚院提过,若真要彻底辽地无患,当需增加兵额两万!也练步兵,而能重甲攻寨,毕竟女真不同于蒙人,而非游牧也,以渔猎为生,常结大寨,仅以骑兵的确不足以镇辽。”

  朱翊钧听后点首,然后看向马芳、郭琥、麻锦:“你们呢?”

  马芳因而也忙道:“启禀陛下,宣府也当增兵额一万,以建车营,而可使鞑子不敢犯边。”

  郭琥也道:“启奏陛下,大同也需增兵一万建车营。”

  麻锦跟着道:“启奏陛下,山西需增兵五千兵额,建车营,而能增强边备于宁武关以西,使虏不敢深入晋地。”

  朱翊钧不由得笑了起来:“很好,这是都想所在边镇的军队,能步炮骑结合,是吧?”

  (本章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