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帝国双璧,相得益彰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打听了,是他属下主动献的,但这也是个把他贬去东瀛充军的理由。”

  李成梁回道。

  戚继光听后颇为愕然:“公要将令子充军?这样会不会太重了?”

  “陛下圣明,一语中的!”

  “我们要想贵军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就得这样做,先以此为借口,把他充军到东瀛,然后让他立功改名,从小校开始干起,如今,他靠父荫,年纪轻轻就是参将,也就不知谨慎一点,真不知道将来会吃多少亏,也该去磨砺磨砺。”

  “顺便也给那些还敢监督我们的文官长长威风吧,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乐于被他们监督的。”

  “何况,这也是圣意,虽然贵军,但不是说军籍之人就不被管束。”

  李成梁笑着说了起来。

  戚继光听后点了点头:“如公所言,这样才是对的,何况,如果我们都不敢如此配合陛下,那后面的人估计更不敢如此了,令不争气的旧部自裁只是个开始,让所有军户经过锤炼成为真正有贵族之气的国士,还得做出更多不近人情的事。”

  李成梁听后笑了笑,随后竟向戚继光拱手一拜,且说道:“李某幸遇圣君,又幸遇元辅这样的战功煊赫之同僚,才能有今日这般造化!国家因此中兴不说,李某也用不着以擅起边衅又养寇资寇的方式来自保了。”

  “公要是再这样做,是会被千刀万剐的。”

  戚继光笑着说了一句,且对李成梁也回了一礼:

  “我戚某也是一样,此生能逢李公这样的同僚,也算是三生有幸,而不至于因为南北之嫌隙,被奸邪之人挑唆利用成南北之仇杀,进而使国家出现隐忧大患。”

  戚继光和李成梁一时因此有说有笑起来,渐渐有互相视为知己之态。

  而张敬修看着这一幕,倒只是微微一笑,不禁看了看蓝天,对天腹诽道:“父亲,您在天有灵,想必也看见了,当今天子算是没有让您失望,倒也让这帝国双璧更加相得益彰。”

  戚继光和李成梁此时在朱翊钧的影响下,的确算是相得益彰。

  李成梁主动以让自己次子充军的方式去东瀛历练,而戚继光这里在回首辅官邸后,也不甘落后,将自己唯一在家读书的四子戚报国叫到了跟前,言道:

  “乡试先放在一边,你去吏部报名,参加选官,去地方当个知县或者县丞也好,比在家一直读书强。”

  “父亲怎么想着突然要儿子去做官?”

  戚报国问道。

  戚继光瞅了戚报国一眼:“你说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你资质太差,这么多年都考不中!恰好,今日在御前,因提到你们几个兄弟不成器,陛下倒是不信你们就真的太差,还说应该给你们个直接去下面历练的机会,说或许比父母老师教的更好,而能成大器。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为父自然得给你这样一个机会,证明一下自己。”

  听戚继光说陛下比自己父亲更愿意相信自己会有出息,戚报国一时不由得脸有奋意,忙拱手道:“既如此,儿子这就谨遵圣谕父命去吏部报名。”

  戚继光点头:“这就好,但你得告诉吏部一声,让他们替你隐藏真名与来历,这是陛下的意思,为的是你要是亲民官做的不好,省得丢了家族的脸。”

  “是!”

  戚报国接下来真的去吏部报了名。

  因他是首辅的儿子,吏部倒也没有为难他,给他去婺源当知县,而没有去多偏僻的地方。

  但这对戚报国而言,其实已经是个很大的挑战。

  因为他连跟地方官都没怎么打过交道,何况是地方百姓。

  所以,对于他而言,去婺源县当知县,他还得学着如何去处理各种与百姓有关的事。

  戚报国倒是没有畏惧。

  和大多数官僚子弟都更愿意从文一样,他本就更愿意从文,做文官。

  所以,他能成为一地父母官,也算是朱翊钧的影响下,的确算是相得益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