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和亲公主:遥远的雪域冰山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婉儿不忍说出猜想,即便那猜想有八成是事实。李显的憔悴和内疚她看在眼里,心上也是疼惜的。她对这个男人始终没有浓深的爱恋,有的只是同情和感激。

  明明知道叫裴锦的姑娘和李重润有过交集,事后也猛然确定了那块出现在女子身上的玉佩本就是男子之物——那正是李重润的随身玉佩。

  这是定情信物无疑,但奈何情深缘浅。

  婉儿装着淡然回应说:“不过都是巧合罢了,裴家是什么家风,绝不可能有那般逾越的事情。我不过看在他们二人无论从哪方面都十分匹配罢了,男未婚女未嫁,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她的话并不明朗。

  李显又想了想,哀叹道:“罢了,我即便身为天子,也堵不住悠悠之口,何必自寻烦恼?”

  “多思伤神,明日还要早朝,歇了吧。”婉儿的声音微不可闻。

  李显却听得清楚,“好。”

  不再有任何对话,可彼此都清楚谁也没睡。

  静谧的长夜,只有沙漏的声音。

  就在次日的早朝上,一夜未休息好的李显精神并不好,他的头昏昏沉沉,诸多大臣你一言我一语都从他耳朵里飞进却又飞出,他神思涣散,什么也没听进去。

  直到听到有人提到金城公主,他才一怔。

  “卿家请再说一遍,你想让奴奴去哪里?”李显面带愠色。

  方才提建议滔滔不绝的大臣有些打怵了,但仍坚持道:“吐蕃赞普遣使前来大唐求亲,诚意满满。在人选问题上,臣以为适龄未嫁的公主以金城公主最为适宜。”

  李显冷冷笑道:“她还小,不能离开皇宫,也不能离开长安。”他对这位养女十分喜爱,处处袒护,别说送去千里之外的吐蕃了,即便离开京城也大力反对。

  朝臣见天子这样的态度,一时冷了场,有资历很深的打算力劝一番,李显却用手势制止了:“议别的,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退朝之后,内心郁结的李显径直去了昭容宫,他想听听婉儿的说法,毕竟婉儿与金城公主是大有渊源,一定会设身处地为她着想。

  这金城公主李奴奴便是李贤之子李守礼的女儿,也就是李贤的孙女,按照常理来说,李贤不应有已经成年的孙女,这其间有桩丑闻,李守礼初有男儿模样时,被房中年长的丫鬟引诱,一来二去,丫鬟有孕在身,生下了一个女儿,正是李奴奴。

  金城公主虽是李守礼的女儿,但是自小却在宫中长大,在情感上更亲近李显,李显也十分怜爱她,当成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她还获得了公主的封号,成为七个有官署的公主之一。

  不能不说是个特例了。

  对于和亲吐蕃之事,婉儿早前已经听到一些风声,她也没想到众位大臣已经有了计划,可冷静一想,金城确实是最合适的。

  在私情上,婉儿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李奴奴的身上有着李贤的影子,秉性又十分纯良,从不恃宠而骄,没人会厌恶她,但一定遭人妒忌。

  “这件事情我们总要听听奴奴的想法。”婉儿最后说,“只要她不是心甘情愿,管那些大臣吵翻天也没用,谁吵得最凶就封他的女儿为公主,送去和亲。”

  李显觉得这话解气:“正是这个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亏得他们个个标榜饱读诗书。”

  “我会去和奴奴聊一聊。”婉儿又说。

  “那样最好,除了她隆基哥哥,她最愿意同你说话。”李显总算暂时松了口气。

  宫人皆知,金城公主和临淄王要好,她从小就特别信赖和喜爱李隆基。她唤他哥哥,但实际辈分上李隆基应该是叔叔,但既然李显视她为女儿,便也没有不妥当。

  与此同时,得了消息的安乐则是一派幸灾乐祸的模样,因为金城公主特别的出身,分去了本属于她的尊荣和宠爱,加之金城天真可爱、外貌端庄,品性端正,宫内之人不分尊卑都很喜爱她,这早就让李显的几个女儿恨得牙关发痒,这中间又以安乐公主李裹儿为甚,自从和武延秀成婚以来,她始终对新驸马怜惜金城一事耿耿于怀。

  吐蕃和大唐的局势不稳是事实,和亲稳固边疆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安乐绝不会放过,因此她极力怂恿韦后把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女儿这点心思做母亲的岂能不知?虽然心上觉得可笑,武延秀根本就不可能对金城有男女之情,但架不住安乐的偏执,何况金城也是她的眼中钉,趁机除掉何乐而不为?

  婉儿和金城公主见过面,刚刚回寝宫,竟然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临淄王来了很久了。”宫婢小声说。

  婉儿“哦”了一声:“你们也不请人喝茶吗?”

  宫暂时松了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