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缠绵悱恻:嫉妒让人面目全非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此后张易之便时常陪着女皇去周边寺院,往往一去就是大半日,女皇在佛前的敬畏心越来越重,自语般的忏悔于她而言是宣泄,更是寄托。张易之看着庄严的佛像,心中多有感慨,杀孽和情劫在俗世无从避免,坏事做尽却要灵魂安稳,这怕是神佛都不会宽恕。他并没有把这样的想法如实告知女皇,讨她欢心,顺着她意,才是分内之事。

  女皇的本意是让张氏兄弟同伴身侧,出人意料的是张易之主动提出让六弟张昌宗留在宫里抄写经书,张昌宗求之不得顺势也作出请求,女皇不再强求,想着这样也好,反正也不是出去游山玩水,适度的虔诚终不敢忘。

  这倒是直接给张昌宗和婉儿制造了更多相处的机会,虽是避人耳目,但几次三番之后,紧绷的神经却慢慢松懈了下来,私情不光明也不美好,却给两颗孤独迷乱的心带来了些许抚慰。

  张易之引而不发,他在等一个绝好的时机,或许事后六弟会指责他,说他阴险,但他无所谓,相反他认定这是在救他们。

  玩火玩上瘾的人,他能袖手旁观不去救?何况还是他的亲兄弟。

  最为重要的是,张昌宗若是再与婉儿厮混下去,小命不保并不是最恶劣的后果,未竟的大业才是心头的痛憾,这才是张易之最为在意的。从小到大,凡是张昌宗举棋不定做不了决定的事情,都是自己以兄长的身份或者为他做出判断、或者逼他做出抉择,但愿这一回也是对的,张昌宗从此以后会彻底跟自己一条心走到底。

  琢磨透彻后,张易之终于下了狠心,出了狠招。

  这一日毫无征兆,在去大安国寺的路上,张易之看了看天色,突然对面前端坐着的女皇建议说:“陛下,我看要有大风大雨了,不是好天气。”

  武曌也望了望天,乌云密布,有些阴沉,但是这雨却未必能下来。

  “或许没事,稍后便会放晴,方丈大师还在等着,总得有个交代。”她说得很慢,话里本身就带着犹豫。

  张易之叹口气,以退为进。

  武曌心疑,问道:“五郎为何闷闷于怀?”

  “无稽之谈不该说与陛下听。”这是非说不可的节奏。

  本就敏感的女皇明显一惊:“什么无稽之谈?”见张易之完美无瑕的脸上现出为难之色,她焦急上头,也不知是在忿恨什么,“连你也要支支吾吾,不对我说真话了吗?”

  张易之浅浅笑道:“陛下,是我话没说清楚,让您担心了。其实并没有什么,只是我昨晚夜半时分觉得风凉,起身关窗之时,看到天边有颗星子一划而过,拖着长长的、光亮的尾巴,当然,也或许是我睡眼惺忪中看迷糊了。”

  武曌一听原来是这样,心上却安定了,她本以为会是多么大不了的事情。

  “五郎,你为何不早说,与我还这般见外,我可真是会不高兴。既然你见了不愿见的景象,今日还是不要外出的好。你心里踏实,周周全全,比我听一百场讲经还要受用,我们这就回宫去。”她的话发乎真心,到了暮年,已不忍再失去。

  张易之答谢过女皇的恩宠,安排了人去通知寺院主持改期再来。

  他热泪盈盈看着女皇,心中却撒着洋洋笑意。昨夜他是真的感觉风凉,也是真的起身关了窗,可他看到的只有耀眼的星河,他伫立窗前良久,想的是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女皇瞧见他的模样,心上愈发爱怜,她待他越来越亲昵,甚至开始希望世上真有长生不老药。

  车马掉转头,原路返回。

  大殿之内,张昌宗刚刚写好一段佛经,放下笔,揉揉略微发酸的手腕,薄唇掀了掀,掠过笑意:“婉儿,还好有你陪着我,要不,这么枯燥的事情我可没有耐性坚持下去。”

  婉儿正在煮茶,没好气地对他说:“这可是在为你的女皇陛下祈福,你居然抱怨枯燥无趣,早知这样,你便该随着五郎一道出宫去,至少不会憋闷。”

  这似乎还有隐隐的醋意,张昌宗笑道:“什么叫做我的女皇陛下?再说了,你以为佛寺是随心所欲的地方,梵音入耳,我窘得很!”

  “所以这是你不如五郎的地方,他在女皇身边没有个人好恶,而是以女皇的好恶为准则,偏偏又让他做得那般自然流畅。”婉儿毫不客气说,茶水渐渐沸腾开来,她正打算往里面加些香料。

  张昌宗凑近一闻:“这味道——”想了想说得比较委婉,“真是一言难尽!”看到的只有耀眼的星河,他伫立窗前良久,想的是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