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惊世檄文: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英国公李敬业承袭的是他的祖父李勣的爵位,而李勣本名徐世勣,因随太宗破突厥、灭高句丽,出将入相,不仅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还被赐以国姓。永徽六年时,李勣还曾帮过时为昭仪的武太后一个大忙,当时先帝李治废掉了王氏,打算立武昭仪为皇后,受到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重臣的强烈反对,只有李勣称病卧床不起,暗中给李治透漏心思:“这是陛下您的家事,何必要问外人呢?”李治因此力排众议,坚持废王立武。

  武太后显然是回想起了这一茬,脸上有了细微的表情变化:“恐怕要对不住李勣了!”

  婉儿替她按摩着耳窝,宽慰道:“子孙不肖,老国公在天之灵,也不会保佑他!”

  “你接着说,怎么才能让李敬业自乱阵脚?”或许是珍珠膏中掺杂的蜂蜜发挥了清热润燥的作用,武太后觉得脸颊处微有刺痛,刚想去伸手,被婉儿拦住了,“娘娘,您且忍耐些,只消一会儿,保管您这面容光泽如玉。”

  武太后闭着眼点头。

  婉儿继续说:“其实奴婢想的很简单,何不请吴国公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前往征讨。这吴国公是先帝的堂叔,宗室中辈分很高,他若出面平叛,李敬业那群乌合之众的煽动之词岂不是不攻自破?”

  或许是颊上的刺痛变成了阵痒,也或许是心上一口怨气顺了过来,武太后顾不得继续绷着一张脸,说话的幅度大了很多:“甚好!不妨给那群叛贼一个耳光!”又捂脸收敛道,“不过吴国公李孝逸年纪大了些,又从未带兵打仗,身为统帅,全无章法,这实在让人放心不下,毕竟不是去江南巡游!”

  婉儿笑道:“太后,主帅不会,还有副帅啊!吴国公会不会行军,这并不重要!”

  武太后也想笑,忍了下来,催道:“快,快,给我洗了去,太难受了!”

  一旁的侍婢端着盥洗用具进入帐内。

  武太后采纳了婉儿的建议,又给吴国公李孝逸安排了得力的副手,才过了十余日,扬州的形势已然得到扭转。武太后得到捷报,心情大悦,这才想起还有一件事情应当与婉儿同乐。

  婉儿得到召唤,即刻来到太后身边。武太后也不说什么,径直将一卷黄绢递给婉儿。

  婉儿接过展开一看,原来是李敬业叛军中的艺文令骆宾王所作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对于骆宾王的文采,婉儿从未质疑,当初在林秀梧手下学习敕制之道时,林秀梧还专门提到了他,说他虽有才情,却未必能写出一篇气势磅礴的檄文,婉儿因读过骆宾王早年在狱中写的《在狱咏蝉》,私心认为林秀梧所言有失偏颇,但当时并未提出反对。如今时过境迁,这篇旷世奇文就在自己手中,想想难免激动。

  “念一念,真是好文章。”武太后饶有兴味。

  对于全篇檄文婉儿早已通晓默记,她与奏疏诰令打交道,自然不会忽略朝堂内外出现的各种范本文书,何况是这样一篇传诵一时、极其蛊惑人心的战斗檄文,只是碍于檄文中有大段辱骂武太后的言辞,实在不便朗声诵读,现在太后主动提出,证明心中已是有数,婉儿想着正好借这个机会一读为快,况且若是坚决推辞,太后必然疑心她私下偷偷关注过檄文。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泊乎晚节,秽乱春宫……入门见妒,峨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开篇便是对武太后兴师问罪,婉儿读着读着,难免尴尬,骆宾王实在是将武太后描述得太不堪了,檄文中的武太后杀姊屠兄,弑君鸩母,面目可憎……犹豫着是否要继续往下读,武太后示意无碍。

  婉儿于是接着读了下去,“……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很好,说明了这次起义顺应天理人心,婉儿暗自品评着,单从文章本身来看,无论结构,还是措辞,都是非常精妙,“……暗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