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不平之处且放声 第三十八章 余福与刀出鞘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宁武关的守将胡杨,老家是南方江油人,早先也是被称作读书种子的,可这小子自从九岁的时候看到一场剑仙之战,就被彻彻底底的洗脑了,一心的想着高来高去,一口丹霞吞云梦,飞剑千里取人头,弃文习武,谁想到没成了侠客,倒做了将军。

  所以说,胡杨不是那种没脑子只会蛮干的莽汉,一本孙子兵法背的滚瓜烂熟,深知兵者诡道,对北沧突如其来的反常活跃,胡杨一日又一日的站在城头,反复的从骑兵纵横劫掠的路线上寻觅蛛丝马迹。今冬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决战,这是基本的常识,在这一点基础的支持下,小股部队袭扰一个是北沧的热身,另一个恐怕也有将计就计的可能,逼近拿下宁武关,邑城的右翼就成了一马平川,而对杀虎口也能形成有效的包夹和牵制,这对大量的沧骑迅速突进直插三角中心地带,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样他一反常态的没有轻举妄动。

  他不动心,可不等于宁武关所有人不动心,新到的游击将军赵立斌和年初就和他搭档的花亦缺可不这么想,四皇子一脉转战北境是有政治任务的,抢班夺权是最终的目的,但北境边兵又和其它各境不同,这里的军功都是实打实的,这帮狼犊子可不看你是哪家府里,哪家帅帐出来的,他们可能对那些缺胳膊短腿儿老农毕恭毕敬,甚至牵马坠蹬,可对于纨绔子弟,有的是恶心人的馊主意,要真没个一二三的把式,四五六的血战,认你个蛋。

  所以花亦缺和赵立斌是无论如何要打这一仗的,尤其是在主将避战的状况下,对于提升士气,战斗力,更重要的是迅速提升自己在偏关城内的威望,是有额外加成的。

  胡杨能看得到北沧的狐踪鸟痕,又岂能看不出这两位的心思,只是,大敌当前,他要比平时更多出几分耐心,哪怕是多拖久一点时间,也能为不可避免的这场内斗之后的一战,多一分胜算,至于军功方面,这帮怂娃子懂个屁,开春之后,那才是张开腮帮子使劲儿啃,只有你啃不动,吃不下,撑着了,就没有吃不饱这一说。

  拖到第七天,花亦缺终于跟胡杨掀了桌子,独率轻骑两千出阵接敌,赵立斌领军三千,为他撩阵,大胜六十里,回军之时却被三千沧骑挡在古道口北沟,赵立斌领军来援,北沧亦增兵三千,典型的添油战术。

  仗打了两天一夜,胡杨按兵不动,第二天黄昏,胡杨命关中民夫百姓顶盔掼甲出城十五里,随即折回,只留二百军卒与伪装成守城军丁的百姓在城头列阵,自己却独领关中仅剩的八百骑卒从南门悄悄然出关,沿着紫荆山脉往东,兜了一个大圈,连夜登顶紫荆,全军休息两个时辰之后,凌晨时分,养精蓄锐已久的秦骑,人均四枚火把,自山上悍然杀出,一溜火线仿佛千军万马,沧骑不知虚实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仓皇北窜,胡杨追出二十里才徐徐退军,待天光放亮,不过损兵三十有六的胡杨,已经将花刘残军一千二百余,撤出梁家庄,距离宁武关不到八里。

  此役,秦军战损达到六成,近四千悍卒将尸骨留在四十里之外的古道口北沟一带,而北沧也没有占到太多便宜,前后也有四百诱饵和一千九百多骑卒殒命他乡。

  如果这搭在其它任何战线上,军报上只会写打破敌军两千,小胜。可北境不同,在近几年的交锋中,这简直是大败,奇耻大辱。

  别说大帐之中,就是作为支点的神池县,和后翼阳方口的守军将领,就把胡杨骂了个狗血喷头。

  胡杨并未将副将和偏将推出去,而是独自默默扛下了这份耻辱。在别人看来的和稀泥,放纵,对于他来说,只是为了那份大局,谈不上什么故作姿态。眼前的一切对于迫在眉睫的国战,真算不上什么。

  浓浓的血腥味儿,已经顺着塞上寒冬凛冽的西北风吹了过来,漫山遍野的野狼还会远么?

  不远啦!

  男儿慷慨就义时,哪里还要斤斤计较。

  一场迟到的雪,纷纷扬扬而下,弓满弦,刀出鞘。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