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不平之处且放声 第二十八章 暮色苍茫看劲松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杨修一口茶刚进嘴,噗的一口就喷了出来,还好扭头快,要不然这么大攻击范围,三个人就未曾吃酒先吃口水了。

  年龄最小的李富贵站起身来瞪了杨修一眼:“你添什么乱呢?”

  “怪我啊!姓王的这孙子自己作死!”杨修大叫。

  “老杨,这话怎么说的?怎可凭空污蔑小妹的清白!”

  王晓栋媚眼乱飞。惹得杨修一阵干呕。

  李富贵苦笑道:“王兄,打住吧!论口才这俩搁一起都不是你的对手。”

  “哼,富贵啊!你说错了,他俩搁一起哥哥还得让他们半条舌头!”王晓栋顾盼神飞。

  四人重新落座,桌子上早摆好了美酒果子,王晓栋作为主人给大家把酒斟上,这才聊起正事。

  大秦吐故纳新已是摆到明面上的事,所谓新旧交替,自然会有一番争斗,相比王晓栋躲在孟飞鸿身后,乔春慧的木秀于林却被吹得东倒西歪,就拿醉酒一事来说,何尝不是有人借刀杀人,只不过孟飞鸿自有另一番计较才乐意做这个恶人。否则一个小小的六品黄门,还不至于让他出手。但就此也看得出,乔春慧的处境。

  四个人里,杨修年龄最大,师从陈念屏长子陈松庭,算是科班出身老成稳重,在天津卫镀金之后铁定了先进户部,然后按部就班的工部,吏部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早有算计。

  王晓栋性格跳脱,但尤为务实,自己倒没什么计较,可孟飞鸿一把揽过指路人的角色,依着他的泼皮性子,不出五年一个兵部右侍郎是妥妥的。这还不算中间秦沧之战大秦侥幸获胜之后的加成。

  李富贵别看年龄小,又一头扎进书山里,可谁不知道马骞马老现在的手稿有一半是出自小黄门的润笔,倒不是说马老提不动笔了,只是,作为当朝文臣唯一的一位一品大员,能如此放心的让隔着六七八个台阶儿的小家伙出声,其中的爱护之意,路人皆知。

  所以,三个人其实都很担心乔春慧,这倒不是逼着他站队,好歹也是上动天听的人物,若不是性子耿直哪有这般模样,皇帝也是冷眼旁观,看看小子啥时候开窍,这番磨砺倒与他以后的无限拔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是,有人几番出手,其中是什么意思,四个年轻人心知肚明,有些话只是不能说而已。

  借着酒,王晓栋委婉的暗示了孟飞鸿的意思,既然那桩子事已经成了笑柄,就算有一份情在里头,兵部就始终有个位置,不管你乔春慧要不要。这算是一份承诺,有了王晓栋,孟飞鸿就淡了得陇望蜀的心思。

  乔春慧思酌了一番,还是拒绝了这份善意,第一是还没到那份儿上,第二,其实他还有一份捅塌天的疏论握在手里,他需要一个时机,现在还不是时候。

  酒足饭饱,杨修拍拍乔春慧的肩膀,说了句:“小乔,有什么事打声招呼,恩师那里还是说得上话的!别客气!”转身离去。

  王晓栋说还约了别人,等会儿换杯换盏重新来过,就不送他们了。

  李富贵和乔春慧一起走出园子。

  岔路口分别在即,脸上永远好像婴儿肥未退的少年,犹豫了半天,才低声说道:“乔兄,莫行心上过不去事,莫存事上行不去心。我哥说过别太逼着自己!”

  乔春慧躬身答谢。

  回到书房,乔春慧将一卷书稿拿了出来,在油灯下,叠放整齐,拿起准备好的装订工具,认认真真的穿针引线装订齐整,支起一只手臂托着右颧,仔细翻看,已是深夜,灯火渐渐销黯,几近油尽之时,才合上书页,站起身来,消瘦的身躯,坚定挺拔,犹如青松挺且直。封面之上的行列齐整,结构匀称的大篆赫然写着三个字《朋党论》。

  乔春慧吹熄油灯,背负双手,站在窗前,目光坚定。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