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少年春衫正当时 第六十三章 风声雨声读书声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姓高的,你别扯东扯西的,赶紧说,君子一言,你还想反悔啊!”徐昭再迂腐,在官场上也混了这么多年,而且还混到二品大员,作为旗帜鲜明的皇位继承者的死忠,他很明白,在政治上高岚比他高的不止一星半点儿。

  “徐老倌,以前我觉得你在朝堂混了几十年也还是个雏儿,学问还是有的,现在看来,你几十年的书都白读了,比起太子来,你都差的太远。”

  “行行行,师兄你今天就指点指点我!”徐昭今天是铁了心的摆烂了,索性不去管高岚的连嘲带讽。

  “你以为陈老乌龟当初就没办法赖着不走?还是太子这次舍不得掉层皮,索性把这件事做到板上钉钉?你觉得你能比得上眉毛都成精的陈老乌龟?还是太子重伤,哪怕一句话都不说,圣上能不给他一个交代?太子会不懂?就你那点破啰嗓子,破烂扮相,要不是太子配合你,这出戏就演砸了!圣上心里啥不明白?可你又明白个啥?”

  “先皇并吞四国,留的北燕苟延残喘,那是嘴边的肉,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吃,是先皇对子孙的怜悯,可当今又是一代雄主,岂能愿意躺在先祖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所以,才有了东北之变,朵颜三卫内附,这只是圣上大棋的一记先手,如果不是沧国内乱,辽东,朵颜三卫的铁蹄已经纵深草原几百里了,圣上是准备一战定乾坤,行先皇未竟之事彻底平定北方,在此之前的所有,都是小事,陈老乌龟是因为治事不力?不是,是他的徐徐图之与圣上意见相左,还有你,徐矬子,你踮起脚后跟能比得上靖北侯?太子仁厚而且深得朝堂赞誉,四平八稳,就是那位再如何神通广大,只要太子不犯错,谁又能奈他何?圣上既然敢把靖北侯都踢出局,就有足够的信心保着太子,哪里需要你们这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账玩意儿帮倒忙?夺嫡,你他娘的以为就凭你扮个哭相,嚎两声就拿下了?那需要当年李胖子的九死一生?圣上四十有七,无论北伐胜负,仍有足够的时间,轮的上你们在这里跳脚?就连李胖子的不得已,也耗尽了几十年的情分,你也配?叫声师兄还委屈你了?徐矬子,我是你老子啊?凭啥指点你?要不是书院里的那点香火情,我呸!就你们这些自视清高,狗屁不通的玩意儿,还心心念念的想死后谥文正,做你娘的春秋大梦去!”

  说到最后,高岚仿佛回到年轻时的书院激辩,唾沫横飞,脏话连篇。

  徐昭木讷的都顾不上擦去脸上被高老头吐了一脸口水。

  谁不想做扶龙之臣?谁不想名垂青史?谁不想国泰民安?谁不想死谥文正?读书人无非好名,但这个名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名声,还是真正的为了国家社稷,为了民富国安,说到底,还是心正不正,意诚不诚的问题。如今四海升平,唯有北境,强大的沧国虎视眈眈,作为老子,皇帝一个是为了少年壮志,为了不在史书上留下一个承平皇帝的中庸评语,另一个还是如同先皇给自己留下一个北燕,以成就自己一样,他更想给儿子留下一个安稳的社稷。一朝天子一朝臣,作为当今的臣下,不能为圣上解忧,却一心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高岚的一席话如同当头棒喝,徐昭觉得如醍醐灌顶,这顿骂一点都不冤,这是几十年来,自己唯一一次真心觉得高纨绔确实比自己站的高,看得远。

  徐昭站起身来,正正衣冠,冲着高岚深深的施了一礼:“师兄,受教了!”一张老脸,恭敬而严肃。

  朝闻道夕死可矣!文人风骨,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可谓君子!

  高岚翘着二郎腿,端起已经凉透的茶盏,装模作样的用茶盖拨了拨并不存在的茶渣,吹了几口气:“孺子可教也!”

  徐昭抬起头,愣神望着高岚,恍惚中眼前还是那个满腹经纶却经常衣衫不整的夫子,在对答弟子请教学问之后,那副得意忘形的样子。

  多少年了,还是那么亲切,又是多少年了,自己对高岚那副得意纨绔的样子,深恶痛绝,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个从少年时节就吊儿郎当,喜欢摆架子的家伙,而今,却觉得他的确有资格摆这个架子,而却,这个架子摆的真的不那么讨厌。反倒亲切。

  恍惚中耳边又传来书院郎朗读书声:

 &ems圣上四十有七,无论北伐胜负,仍有足够的时间,轮的上你们在这里跳脚?就连李胖子的不得已,也耗尽了几十年的情分,你也配?叫声师兄还委屈你了?徐矬子,我是你老子啊?凭啥指点你?要不是书院里的那点香火情,我呸!就你们这些自视清高,狗屁不通的玩意儿,还心心念念的想死后谥文正,做你娘的春秋大梦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