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女子之师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魏侍郎认得?”方才刚与对方“坦诚”罢,此刻常岁宁问起话来便毫无顾忌,无需再去思量言辞间是否会露出什么破绽。

  这种轻松感让她多少有点后悔不曾早一点将自己的“病情”透露给魏叔易这厮。

  “自然认得。”魏叔易看着那位下轿的妇人,道:“这位夫人乃是先头那位……郡王的乳母。”

  他在说到“郡王”二字时稍停顿了一下,而后又怕脑疾在身的常岁宁不能理解一般,低声道:“也就是先头那位废帝。”

  常岁宁了然点头。

  对方是废帝李秉的乳母,这一身份她自然是知晓的。

  可李秉被废之后呢?

  且看对方衣着虽看似只是中规中矩,并不算华丽张扬,但从神态步伐与精气神来看,便知如今是称得上风光二字的。

  李秉被废后是以郡王礼下葬的,而这位废帝的乳母却仍能风光体面地出现在人前,且被魏叔易以“夫人”尊称,除了当今圣人的“宽宏仁厚”之外,只怕还另有什么说法——

  果然,便听魏叔易接着说道:“这位夫人可是不一般……当年那位郡王尚是帝王时,这位夫人便也跟着风光无限,就连后宫妃嫔也无不都敬其七分。”

  常岁宁并不意外。

  李秉幼年丧母,是被这位乳母一手带大的,且其这位乳母从来不是个软性子,在李秉兢兢业业地做好一位昏君时,后宫事宜由这位乳母把持大半,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魏叔易道:“彼时谁也没想到,眼看朝局混沌不堪之际,第一位出面开口请废那位‘圣人’的,正是这位夫人。”

  “其于早朝之上,于百官面前,冒死请废帝王,字字句句痛心疾首,声泪俱下地陈明帝王昏聩之罪状——”

  由此,才算真正拉开了废除李秉的那面帷幕。

  “原是如此。”后面的话不用魏叔易再多说,常岁宁猜也猜得到了:“如此深明大义,心系江山朝堂之人,事后被褒扬善待,也在情理之中。”

  在明后的情理之中,也在天下人的情理之中。

  只是不知对方冒死清废帝王这一过分有胆识的举动,是审时度势之举,还是受了“高人”指点?

  无怪她以小人之心看待此等大义者,只因此大义者是否有大义,她略有了解。

  李秉的这位乳母是何品性,她年幼时是与阿效一同领教见识过一二的。

  或者换而言之,能带着自幼无母的李秉在那一场场血腥的皇子之争中活到最后,除了李秉的确是个废材无人在意之外,亦可见此人最擅长的正是钻研生存之道——当然,这谈不上错。

  “没错,得了圣人褒扬,赐了一品诰命,亦为世人所敬重。”魏叔易含笑道:“其出宫后,尚侍奉于废帝左右不曾离弃,直到废帝离世。”

  “此举更是为人称道……又因其于宫中生活多年,无论德言容功皆为女子表率,故被世人视为天下女子之师,人人皆尊称其一句解夫人。”

  “天下女子之师?”常岁宁重复了一遍,看着那已经入了楼内的妇人身影,道:“我怎惊动这位解夫人了?”

  魏叔易含笑挥着折扇:“据闻解夫人也好诗词,常设诗会邀京中女眷前往,此时说不定也是慕名捧场来了?”

  捧场二字他敢说,常岁宁便也好似敢信:“甚好,那我今日这拜师宴便又将添光了。”

  魏叔易笑着拿折扇示向楼下:“不去迎一迎吗?”

  常岁宁点头:“如此人物,理当相迎。”

  魏叔易跟在她身侧,边下楼边笑着道:“须知在京中,若谁能在人前得这位解夫人一句称赞,必会传出美名,便是择婿时都能高上一层。”

  常岁宁不置可否。

  择婿之事,她没有兴趣。

  至二楼,她先寻了自己的位置坐下。

  见她坐下,魏叔易抬眉:“不下去了?”

  “不是已经从三楼下来了吗?”常岁宁边整理衣裙,边问:“如此诚意还不够足吗?”

  魏叔易默然。

  对寻常人而言,不太够。

  对常娘子而言,甚至有点多了。

  于是他诚然点头:“很足。”

  常岁宁看向楼下方向。

  今日来了二百余人,她若个个皆下楼迎候,累也累死了。

  更何况她与这位不请自来的解夫人并无交集,对方来此是何目的尚未可知。

  sp; 魏叔易跟在她身侧,边下楼边笑着道:“须知在京中,若谁能在人前得这位解夫人一句称赞,必会传出美名,便是择婿时都能高上一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