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江山一体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人间有百业,只要百姓能用以糊口谋生,既不触犯王法又不有违伦常,就算是出海又有何不可?

  当下,马上朗声道,“陛下圣明,既然出海之事有待商榷,那开放海港口岸就势在必行!取税银充实国库,用以民生,乃大善之举!”

  老爷子想想,似乎明白了,瞪眼看着凌汉,“敢情你在这等着咱呢?”

  本要发怒,但转念一想,凌汉虽然头铁,但也不敢这么算计他。唯一能出此策略,指挥六部大臣跟自己打官司的,也就只有自己那宝贝孙子。

  心中的火又马上消了大半,想了想,“这事是皇太孙提起来的,那你们就等他回京跟他奏议!”

  朱允熥怕是一时半会也回不了京。

  从开封开始,沿着洪水决堤的方向,尉氏,扶沟,周口等地微服查看。

  让他略微宽心的是,这些受灾地区的地方官还算恪尽职守,能妥善处理灾情,安置灾民。尤其是淮阳一地,地方官从救济灾民开始,就把青壮召集起来,以工代赈。

  不过,这一路走来,仿若调研一般,让他对北方百姓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大明的经济中心在江南,江南的赋税占据天下七成,人杰地灵商贸繁盛,尤其是苏杭和沿海之地,已经隐隐有了自由经济的萌芽。但内陆诸行省,依旧是千年不变的农业为本。

  这就使得百姓没有其他的路走,只能禁锢在土地上,看天吃饭。

  除却经济还有文化,以前朱允熥去苏杭之时,沿路各处学堂私学随处可见。而在中原一连走了多处,都没见到一处私学。

  “孤记得,查抄天下僧产的时候,曾说过用庙产给各地治学,怎么地方上,私学没有,官学也不兴旺呢?”

  通往周口的官路上,马车缓慢的行驶着。

  因为是微服私访,只是寻常马车,车辆里除了他之外,还有解缙和铁铉,所以显得有些拥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铁铉开口道,“臣就是中原人,略知一二。以中原为例,读书的多是官员子弟,寒门学子甚少!”

  “宋室南渡以来,北方沦为胡地,金时女真汉化重视科举。但金元连年大战在此,什么都打烂了!再往后大元一统,几乎是不开科举,更不重视各府道官学,所谓圣人文章,不过是给汉人看的摆设!”

  “而后大明代元,中原和北方各地又是连年大战。读得起书的豪门大户,要么破于乱世,要么南逃安身,老百姓饭都吃不上,谁还在乎能不能读书呢?”

  “如今殿下有恩,命各地整顿官学。但恢复学风,非一朝一夕之功!”

  “臣看来,数百年之乱,没个三五十年,都恢复不了元气!”

  是呀,根子还在一个穷字上。

  读书是要钱要闲的,天下无数贫民,寒门学子却屈指可数。若是家有耕地,又有牲畜牛马,自然舍得让孩子读书识字。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北方百姓的担子太重。江南赋税充国库,而北方之地,九边用兵都是就近取粮征税。

  虽说军卫有屯田,可话说回来,那些屯田够兵士们自给自足都不错了。

  朱允熥思维跳跃,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事事都不尽如人意。

  其实也不是他思维条约,江山社稷本是一体,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和其他事情无关的。

  解缙开口道,“殿下,道德文章盛世兴,推行官学急不来!”

  “不是急!”朱允熥微微一笑,“一路走来有感而发,没有外人,咱们君臣三个随意说说!”

  话音落下,车厢忽然停。朱允熥措手不及,身子晃了两晃。

  紧接着,听外面侍卫厉声喝道,“什么人拦住去路?走开!”

  调整下角度思路,嗯嗯!

  今天欠一章,我好好琢磨一下,会补偿的。

  /75/75245/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