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未来安排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回到过去当学阀正文卷第三十章未来安排<b>最新网址:</b>化学武器的研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简单,即便是有程诺这样的外挂人士加入,也仅仅是研制出一些比较初级的化学武器,若是放到眼下化学战逐渐白热化的欧洲战场,实在是不够看。

  想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化学家、化学工业技术者和军事技术家三者合一才能推进化学武器研究。

  思来想去,程诺决定趁着姜蒋左返京还未回来之际,通过电报把蒋百里等人调来,等到这些人过来,未来势必会对“校工”展开化学武器培训课程,以备不时之需。

  东西再好,也得有人会用才是。

  当然,仅仅是靠程诺和科学院自身还是远远不够的,化学产业的发达也不可或缺。

  为此必须平时把化学产业设施作为“看不见的军备”予以培植,只有这样才能使之在战时为毒气的制造作出贡献,何况距离1930年还有一轮,时间尚早。

  “致远你快看,这已经是《渝报》连续三期报道我们合成氨厂了,眼瞅着我们‘金土地’的名气越来越大,就连街上都传来有关我们‘金土地’的童谣,可喜可贺啊。”范旭东突然手舞着一份报纸,兴高采烈地冲进来。

  虽然程诺的思绪被打断,但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颇有兴致道:“怎么,《渝报》还在报道,算算之前采访我们的文章,加起来得有七八篇了吧,不知道还以为咱们是把这报纸给承包了,这次又讲了什么?”

  “这次啊,还跟前两期一样,都是把咱们化学肥料的价格和功效记录在了《渝城物价表》上,向广大读者宣传嘞,刚刚买报时趁着报童兜售报纸,悄悄偷听了两句,还别说,反响还挺不错。”范旭东把报纸摊开,高兴道。

  把头扭过来,程诺看着津津有味:“据说《渝报》是四川历史最悠久的之一,名气非常不错,正好咱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扩大产能,将来咱们也有能力再干点别的,化学武器还是太费钱了,差点要入不敷出。”

  不过在两人正高兴地翻看报纸时,程诺突然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但也说不上来。

  鬼使神差一般,程诺突然问道:“老范,《渝报》的发行量有多少来着?”

  范旭东听完此话,脸上立马不对劲起来,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挺……挺好的,在整个四川省也说的着,规模也不算小。”

  程诺没被这话给湖弄住,沉声道:“老范,你老实说,到底有多少,给我一个准确的数字。”

  看到实在是躲不过去,范旭东只好将答桉说出来,心虚道:“上一期我问了,大概有900份……”

  范旭东也知道这个数字比较难看,怕程诺无法接受,赶紧补充道:“其实这已经很不错了,咱们登报的第一期,才刚刚500出头吗,现在增长这么多,据说我们的功劳很大。”

  上过一次当,程诺哪里肯吃第二次亏,紧盯着范旭东不放,想从其脸上找一些端倪。

  果不其然,范旭东心虚至极,根本没有底气与其对视,百般无奈下,直接脸一横,颇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真的已经很不错的,别家报社肯定平常破个500都烧高香了,《渝报》可都是奔着1000去的,矮个子里挑将军,但他也是个将军不是?”

  在接下来的追问中,程诺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原来《渝报》的几百份中,占比不小的一部分还都是赠阅,类似后世那种发个传单,送你一把小扇子那种。

  硬是凭借这种方式,增加了不少读者。

  后面再打听打听科学院的《国民》杂志,更是破百都难。

  虽然中间有科普杂志门槛较高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四川本地的文盲率太高,这点太过致命。

  如果程诺不把这个问题给解决,那么当地的工业基础的创建将无从谈起,人才的短缺太过致命。

  即便是普通的产业工人,最起码也得识字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