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木星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有李恒这个光速穿梭宇宙的后援存在,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深入探索这三颗卫星内部。

  即使几人之间相隔数百万公里,一分钟内这个生物就能去到他们身边,以这三人的生存能力,再不济也能保住收集到的数据。

  等到初期探索完毕,得到大量基础信息之后,三人就会各自在卫星上建立基地,此时李恒也会离开这里返回地球。

  距离木卫四近千公里的太空中,一个十米高的圆柱形单人太空舱脱离了像是蝴蝶一样张开翅膀的探索舰。

  它的几个离子推进器喷射出蓝色的光芒,不断地调整着自身的轨迹,穿过这颗卫星极其稀薄的大气层向着地面坠落而去。

  前往木卫四的是波诺教授,在这个单人登陆舱内部有一个核聚变仿星器和数吨氦三,此外还有许多用于制造白壳球的记忆匣子。

  探索舰没有停留,尾部的核聚变引擎喷射粒子流,它向着更内部的轨道前进,一天之后就来到了公转轨道更小的木卫三附近。

  木卫三和木卫二及木卫一保持着1:2:4的轨道共振关系,它也被称为盖尼米得,直径5200千米,比水星还要大,重力约为地球的14.5%。

  盖尼米得是太阳系内最大的卫星,拥有一个富铁的、流动性的内核,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拥有磁圈的卫星。

  它拥有一层稀薄的含氧大气层,由近乎等量的岩石和水构成,表面约1/3是非常古老的、密布撞击坑的暗区,剩下的则是遍布大量槽沟和山脊的明区。

  米月从蛋壳中走出,相当有礼貌地和两人道别,转身进入了飞船下方的单人太空舱,若不是与她真正相处过的人,对她的第一印象大概是个有礼貌的学者。

  待到米月的太空舱脱离之后,探索舰再次调转方向缓缓地向着更内圈前进。

  在木星这颗直径接近十四万千米的气态巨行星面前,这艘一百五十米长的小飞船连舢板都算不上。

  巨大的重力拖曳着飞船向内驶去,前进速度不断上升,几乎没有消耗多少能源就来到了木卫二的轨道上。

  这一次探索舰不再投放单人太空舱,前方的喷口不断地喷吐出高能粒子流,飞船的速度开始逐渐减缓。

  距离木卫二15000千米时,探索舰的相对速度减小到每秒10千米,这颗直径3100千米的卫星此时看上去大小与木星相当接近。

  这颗卫星也被称为欧罗巴,是一个相当温和的世界。

  在表面的冰层之下是一片深度可能达到上百公里的巨大海洋,被认为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有希望存有生命的地方。

  被木星引力锁定的木卫二被强大的引力不断地撕扯,木星和其他卫星的引力使这颗卫星上出现了潮汐摩擦力。

  它们转化为热量加热冰层,形成了孕育生命的苗床。

  探索舰缓缓地向着木卫二的表面落下,距离地表不到5000公里的时候,他们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张牙舞爪地布满整个星球的暗色条纹。

  这些形态可能是由表层冰壳开裂,较温暖的下层物质暴露而引起的冰火山喷发或间歇泉所造成。

  此时的木卫二正好是距离木星最远处时,李恒两人能够清晰地看到那高达200千米的壮观喷泉。

  木星的引力撕裂开冰壳,喷泉从这些裂缝中喷射而出,高压水汽形成的喷泉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二十倍,此时的木卫二看上去就像是正在喷水的鲸鱼。

  经过多次缓慢减速和调整姿态之后,探索舰底部的离子喷射口缓缓地减小功率,以极其平稳的姿态落在了这颗重力只有地球13%的小行星上。

  探索舰的舱门打开,左丘从和李恒来到了这片冰封的世界,地平线上一颗巨大的星球清晰可见,上面有一块显眼的大红斑。

  那是木星表面数百年都不曾停息的汹涌风暴,风速可达每小时320千米,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小,仍旧可以装下一整个地球。

  一个个穿着黑神战甲的白壳球从飞船内部走了出来,它们开始在这里建立一个小型基地。

  左丘从一改飞船上沉默寡言的形象,眼神灼热地盯着这块冰封的地表。

  不同于只能看到可见光的普通人,觉醒者能够分辨出更多红外和紫外波段的电磁波,在脑海中建立起复杂的三维图景。

  透过上千米厚的冰幔,能够发现一些冰山漂浮在被冰覆盖的海面上,露出海面的部分大约在一百米左右,它们在海面下的部分将会达到1到2公里。

  左丘从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冰壳下方流动着的汹涌海水,就在距离他几千米远的地方,或许存在着真正的地外生命。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