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小贾兰诗呈才藻 赞黛玉教导之恩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知子莫若母,王夫人听元春这一说立刻暗道不好。

  果不其然,贾宝玉听了元春之言,一张脸涨得通红,他平素最恨科举,打心里嗤之以鼻,觉得里面尽是些钓名沽誉,国贼禄鬼之流。要是平常他早已发作,可如今台上是身着黄袍的贵妃,周围尽是女史、太监一流,饶是他再傲娇也不敢在这样的场合撒泼,只能强忍。

  【无量天尊,千万别爆啊,大哥。】

  不仅王夫人,一旁的三春、黛钗以及贾兰同样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所幸元妃只是提了一句,便又低下头再细品宝玉诗文,没看到弟弟异样,几个呼吸之后宝玉总算是压下情绪,又听元春说道:“这最后一首当为前三首之冠,好一句‘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宝玉听了,眼珠转了转,看到与黛玉并立的贾兰,心中不知怎的脱口就说道:“贵妃娘娘赎罪,这最后一首《杏帘在望》实是黛玉表妹代笔,臣宝玉不敢自专,谨以具奏。”

  元春愣了一下神,似笑非笑地瞧了宝玉与黛玉,笑骂道:“倒也是个实诚的。”便将目光投向黛玉,又细细打量了一番。

  台下王夫人听的此事,暗骂宝玉糊涂,又怨黛玉多事。

  贾兰眼神很好,远远的瞧见元春眉头隐隐一紧,便禀道:“禀告贵妃姑姑,林姑姑的诗才确实是一等一的好,连母亲也赞叹不已,侄儿当年功课还算可以,但诗文一道却是弱项,多亏了林姑姑苦心调教,才得以过了童子试,之后一路考来,院试侥幸得提为案首,俱是林姑姑教导之功。”

  “还有这等事?”元春奇道,望向黛玉的目光里充满赞赏:“表妹不愧是探花之女,家学渊源,深察农为百业之根本。”

  此时殿外一阵轰隆隆的,原来是神京城里放起了烟花,夜空一下子五光十色,被装饰成了花的海洋。

  宝玉脸色则是一阵青一阵白的,好端端自己出口还以为能博得林妹妹关注,没想到却被贾兰截了胡。

  元妃看过烟火,加之省亲心中高兴,便让贾兰再赋诗一首。

  贾兰得命,片刻之后挥毫再成一首诗: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云标金阙迥,树梢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元妃看了心情大好,对黛玉道:“难怪!难怪!我道是为何读起来这么熟悉,兰儿诗文的风格和你真是一脉的!”又当着众人脸说了许多好话,最后不但将方才自己书写的湖笔赐给黛玉,还另外赐下一方名砚。

  “谢过贵妃娘娘!”黛玉连忙起身谢过,虽不喜宝玉供出自己,但得了元妃的赞誉以及彩头也算是让她扬眉吐气了一场。躬身上前接过赏赐之物,回到台下的林黛玉对上贾兰的笑眼,抿起嘴儿回了一笑,于是贾兰笑容便更盛了。

  宝玉见得自家姐姐赐下赏物,也是欣喜万分。

  他素来喜爱黛玉,却苦于母亲王夫人态度,今日见元春也如此,不由得大生知己之感。

  然而当他看到黛玉与贾兰两人“眉来眼去”的样子,心中顿觉失落,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甚至有些对贾兰厌恶了起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