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消息灵通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且桑弘羊也不止这种单一的收入。

  “这法儿妙啊”张学舟道。

  “这可是陛下亲自点名求贤的事儿,他们哪有几个脑袋敢拖沓”桑弘羊道:“如你这样的人才需求空缺很大,尤其是内史府对精通计算者多有需求,他们此番空缺两百余官员,东方兄例入其中应该是简单的。”

  “东方兄,你学识渊博,为何甘于在长安城开办列肆,而不是去朝廷博取一个功名呢?”

  一来是张学舟运道浅薄,走捷径很容易掉坑里。

  “只要对朝廷有益,那肯定是可行的,毕竟朝廷要养着这么多人,有人来送钱哪能不接收”桑弘羊道:“只是捐钱的官属于闲职,没什么权利,但捐官的好处是能见到一些大人物,说不定什么时候看上眼就有机会突围而出。”

  “有道理!”

  “这事儿与先帝大丧有关,先帝壮年驾崩,这引发了一些探讨,平民百姓乱嚼舌根子也就罢了,有些官员和小吏不自检也陷入其中,恰逢那段时间严打,有上百人丧了性命,这其中又有牵连等问题,不少人在后面又被下放出了长安城,职位的空缺也就大了!”

  “那自荐求官大都是文职,出力又难晋升,如果东方兄囊中有金,捐上一笔倒是可以落个轻松的闲职,说不定还更有前途”桑弘羊道。

  若说一个两个职位有数千人竞争,那就算是有后台也要挤破头,但两百余人空缺的职位占个坑难度就低了。

  桑弘羊轻快应下,他又凑到张学舟耳边低声。

  当然,算术好的人卖黍米也挣钱。

  “您这路数好,这捐钱有什么讲究,又需要多少钱?”张学舟问道。

  张学舟对桑弘羊这一套非常认同,高端路线获益确实高,但甭管桑弘羊如何看好,又如何指点,他都没法去当捐官。

  而且内史府只是朝廷九大公务部门之一。

  等到桑弘羊提及这些实职部门空缺的官职多达上千人,张学舟不免有些咂舌。

  许远虽然年轻,但他是农作物方面的老手,谁的黍米干湿合适,谁的黍米颗粒饱满,他都分辨得一清二楚,收购的黍米质量都较好。

  如他们这类聪慧者有多种谋生手段很正常,尤其是当地位抬高见识到的层次完全不同后,挣取货物差价收入与捡钱确实没区别。

  “原来如此!”

  “朝廷官职的空缺怎么有这么大?”张学舟奇道。

  比如桑弘羊自己就干这个倒卖的事情挣点小钱,他也知晓张学舟等人四处低价收购黍米进行倒卖。

  张学舟拱手。

  近乎数分钟才解开张学舟出的算术题,桑弘羊不免也是服气对方出的题目,更是难于理解这种擅长学识者居然在卖黍米。

  二来则是张学舟囊中羞涩,捐官的钱连桑弘羊提及的第一个档次都凑不全。

  随着话闸子打开,他倒是意外知晓了桑弘羊靠着捐钱在皇宫中得了一个侍从的职位。

  这种职位权力极小,基本都是在干跑腿的活,难于去决定什么,但桑弘羊的消息无疑是极为灵通了。

  哪怕是自荐求官这种事情也在对方的耳目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