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试用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哪个地方都有好人坏人,自己村里出现了这种人,相信古平大队也不缺。

  之后杨同志要去的地方比这边更偏僻,说话做事胆子更大。

  这世上有两种人胆子最大,一种是什么都懂的,一种是什么都不懂的。

  什么都懂的,知道怎么规避,所以行事谨慎,但是啥都敢干。

  什么都不懂的,就凭着自己的想法,想干什么干什么。

  鬼知道那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干出什么来。

  所以还是让古平大队的在杨同志一到那个地方,就把她的情况说出去吧,这样也省得那些人在那里各种算计。

  大队长恨不得现在就去跟古平大队的人说清楚。

  但是大队里没电话,从这去古平要走两三个小时呢。

  反正杨同志去古平的时候,那边的人会过来接她的,到时候自己可以跟过来接杨同志的人说明白。

  也不急这一会儿吧。

  杨同志来到村里的时间虽然不长。

  但是大队长对她还是很喜欢的。

  年轻人就应该像她一样,有干劲。

  而且为了能更好的给村里人治病,还亲自上山采药。

  这有几个城里人能做到的呀。

  就像队里的知青,有些都下乡快半年了,也不见下地干活的呢。

  其他人就尽想着,怎么才能在拿到工分的同时再偷个懒。

  大队长对那种知青是不会说什么的。

  反正你做多少拿多少工分,干得不好,又想要工分,那就返工。

  至于不干活的,大队长更是不会去要求她下地了。

  反正不干活,大队之后就不分粮食给你就行了。

  人头粮你也拿不到。

  大队这边有规定,要分人头量,工分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除非是身体有缺陷或者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才不要求工分的。

  这杨同志就不一样。

  人家要专业有专业,要吃苦耐劳也有。这不是才来村里一个多星期,这村里吃了她的药的人都说好呢。

  而且每天都是一大早就过来村里了,说是来到村里就是村里的一份子,要跟村里人一个时间上工呢。

  你听听,听到这话,哪个村民的心里不高兴呀。

  毕竟杨同志医术好,又不需要村里的工分养她,人家拿得可是城里医院的工资。

  是城里人来着。

  现在竟然说是村里的一份子,大家都觉得一定是杨同志也鲁史大队,才这样说的。

  其实大多情况都是这样的,只要没有利益纠纷,又能得到好处的情况下,大家肯定是欢迎的。

  想到今晚大家都在讨论杨同志的医术,大队长一时有些意动,自己平时腿脚也会疼。特别是阴天雨天的时候,更是疼得受不了。

  之前张家瑞的爷爷说是自己有风湿病,也给开药了,但是也不见好转,中药又难吃,所以大队长就没继续吃了。

  特别是那边忽然走了,留下张家瑞会的也不多,大队长就更不愿意去那边看了。

  既然杨同志医术不错,不然自己也去看看?

  说不定真能缓解一下疼痛呢。

  就李婶,她的情况大队长也是知道的,天天念叨着头疼腰疼腿疼的。

  去张家那边看了,也是没什么用。

  现在竟然说少疼了一些了。

  既然这样,那也去试试?

  刚好自家是在一组,明天刚好可以去看看。

  就这么办。

  至于杨同志的事,大队长已经不担心了。

  相信不久,杨同志已经结婚的事就会传遍整个村子。

  刚才自己还特别提到杨同志对象是军人,估计这个传播的速度会更快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